今年101岁的老人金阿林和97岁的老伴徐素珍住在苏州市沧浪区葑门路150号,两位老人育有6个子女,其中3个早年去了外地,剩下的三个生活在苏州的子女也都已年过6旬,并各自拥有自己的家庭。如此一来,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让子女们犯了难,送老人去养老院,作为子女舍不得,不送,老人的生活他们实在无暇顾及。这个难题一直困扰了他们多年。
今年2月份的一天,手脚勤快的小钱来到了老人的家里,小钱不仅帮老人把居室打扫得亮亮堂堂,还陪老人说话聊天。当天气好时,小钱还陪他们出去散散步。现在小钱和老人相处的如同一家人,老人更是把小钱当成女儿看待。而小钱是苏州沧浪区居家乐虚拟养老院两百多名员工之一,这个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不仅得到了当地很多老人的认可,同时也为破解居家养老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口老龄化十年内猛增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据了解,苏州早在1982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了18年。而近十年来,苏州60岁以上老人已有131.7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0.7%,并且每年还在以4-5万的速度净增。苏州面临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高龄化、高龄人口空巢化的严峻形势。也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而就在此时,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老人虽然住在家中,但是享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自己照顾自己的居家养老,而是由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如同养老机构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提供的廉价、优质的全方位服务。这样,既可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了老年人“恋家”情结,又可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
苏州市沧浪区是全国较早探索居家养老工作的地区之一。早在2003年,以葑门街道为领军的苏州沧浪区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居家养老新模式,在全国首创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新理念。2007年沧浪区委区政府打造了一个“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且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虚拟养老院”。
一个电话53项服务任你挑
2006年6月,沧浪区以葑门街道为试点,对辖区老人的婚姻状况、年龄结构、家庭收入、身体状况、生活能力等内容,选取498户老人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养老方式、养老需求进行了调研。
2007年12月6日,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以葑门为试点街道,435户老人为启动对象,2008年6月迅速拓展到整个沧浪区,实现8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的全覆盖。
在虚拟养老院的指挥中心,记者看到,葑门街道480户老人的资料都已被录入系统数据库中。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路忠告诉记者,养老院可以提供六大类53项服务。洗衣烧饭等便民家政类有17项,修理水电等物业维修类14项,陪同就医等助医保健类13项,生日提醒等人文关怀类8项,还有娱乐学习类2项和应急求助类。“凡是老人所需要的服务,我们都应有尽有。需要服务的老人可以像进饭店点菜吃饭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只需一个电话随意下单,丰俭由人。”
规范化培训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找居家乐虚拟养老院,最主要的就是图个放心。”金阿林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虚拟养老院的呼叫中心会不定期的打电话来问候,询问老人有哪些临时需求,并对小钱的服务工作进行跟踪回访。
小钱告诉记者,她们来居家乐虚拟养老院工作时,首先要进行理论培训,五天后进行实际操作,而且每周开例会。“在培训中,我们知道到换季的时候必须做的一些事情,比如换床单被子等。”
“虚拟养老院抛弃了传统话务中心的被动服务模式,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走进老人家门,详细采集老人服务计划,话务员定期和不定期的主动咨询老人的服务意见和服务需求,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路主任告诉记者,老人自主菜单式选择服务内容,让老人逐步形成了服务的亲情依赖,提高了老人的生活品质,也减轻了子女的养老负担。
十年科学发展创新了现代养老模式
在虚拟养老院工作上,沧浪区委区政府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与管理监督作用。路主任告诉记者,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没有居家乐虚拟养老院的创建和发展。“虚拟养老院正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创新了现代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任重道远。虚拟养老院将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契机,努力开创具有苏州文化、沧浪特色的养老之路新局面。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