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东风导弹 中国战略防御重器

2012-07-30 15:26:33 来源:中青在线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编者按

中国有句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军队来说,装备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它是反映一支军队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中国军队装备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今天已经取得的进步,足以令人骄傲和欣慰。本报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先进装备专作评述,以纪念建军85周年。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中,当一种车载型“东风”战略导弹缓缓驶过天安门时,立即引起各国媒体和军事观察员的高度关注。

他们纷纷猜测其型号和性能。有的说,它的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能够打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还有的说,它能增程到12000公里以上,能够打遍欧洲和美国。更有猜测认为,中国正在该型导弹的基础上发展潜射导弹,如此一来,中国的核反击方式将更加灵活,核反击能力将更为强大。

不论这些猜测是否准确,但世界知名的“东风”系列导弹,尤其是机动灵活的战略核导弹,的确是中国战略防御的重器。

功能——战略防御

我国多次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中国发展和保持有限的核力量,完全是出于自卫目的。中国始终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国防白皮书也拿出篇幅对此做专项说明,但国际上始终有人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持有核武器、使用核武器的真实目的抱怀疑态度,好像中国压根儿就不应该发展核武器、持有核武器,更不应使用核武器。

但是,我们心里最清楚,像中国这样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一旦缺失战略防御手段,其国家安全将难以想象。看看中国屡遭侵略的历史,再看看国际霸权主义仍然恃强凌弱的事实,中国怎能听信“弃核”的言论。

所以,弃核的路,别国可以走,中国不能走;依靠他国提供核保护,别国能办到,中国办不到;“弃核”的旗,别国扛得,中国扛不得。因此,中国已经选择并将继续坚持发展机动灵活的“东风”系列核导弹,就是要依靠自己的核力量,保卫本国的和平,也维护世界的和平。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车载型战略导弹,系“东风”系列中的一种新型号。它采用成熟的快速机动发射、固体火箭推进、综合化控制和模块化组装等技术,具有机动方式多、发射准备时间短、控制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等特点。作为第二炮兵部队的主战武器装备,它在国家战略防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特色——机动灵活

传统上,核大国的战略导弹,以井式发射为主。但井式发射目标固定,遭敌打击时无法进行机动防护。我国一贯奉行后发制人的核反击政策,在核威慑以及国家战略防御体系日臻完善的条件下,要使有限核力量具有核反击能力,提高战略核导弹的机动防护能力和有效突防能力,必须予以重视。

目前,战略核导弹的机动防护主要通过多种方式运载、多种方式发射来实现。战略核导弹的有效突防,主要通过导弹机动变轨和多弹头分导等技术予以实现。

中国运载火箭和核工业部门具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在突出战略核导弹的机动灵活特色方面,也具有相当的技术实力和实践经验。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车载型战略导弹为例,相关部门在弹体小型化、发射便捷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这为实现铁路、公路等多方式机动,井下、阵地等多方式发射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工程的推进,相信中国运载火箭和核工业部门,在开发战略导弹机动变轨和多弹头分导技术等方面,不会明显落后于诸如美国的“民兵”Ⅲ、俄罗斯的“白杨”M一类导弹的水平。

另外,作为具有自主研制、建造核潜艇能力的国家,对于别国把某种型号战略核导弹转为潜基发射的做法,我们也应该有信心、有能力应对。

编辑:张少虎 标签: 东风导弹 东风 战略防御 增程 突防能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丙申年》猴年特种邮票今日发行

哈尔滨举办国际冬泳邀请赛

北京龙潭冰雪嘉年华吸引游客

北京:都市白领业余选修柔道

精彩热图

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在京启动

吉林查干湖冬捕“头鱼”拍出78万元天价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2月19日—25日

北京:数十圣诞老人现身王府井 市民感受圣诞气氛(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