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俺们农村的环境不比城里的差。”这是居住在通化市广大农村农民的共识。今年以来,通化市重点围绕“八清一禁止”的整治内容,以“三线一环”为重点整治部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按着《通化市春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政府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并确定了11名市委常委联系6个县(市、区)和通化高新开发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明确了30名市级领导、90个市直部门和驻通国省属企事业单位包保帮扶省级重点村,基本实现了一个重点村一名市级领导、三个市直帮扶部门的帮扶体系。目前,共协调建设项目资金167.75万元。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筹、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仅今年前5个月,全市共投入农村环境整治及绿美化资金8175.5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1175万元、乡镇级财政投入3096万元、村集体投入2368万元、农民直接投入和实物折现1536.5万元。
对列入省级示范的31个重点村,以农村环境建设为重点,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在重点村的带动下,全市683个行政村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26项,建成垃圾处理场495个、垃圾箱1.1万余个,配置垃圾转运车1967台套。
结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各县(市、区)采用多种模式处理农村垃圾,进一步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通化县采取“户定点、屯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立了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暗访曝光奖惩办法,实行保洁员责任区洁净度与工资挂钩的考核方式。东昌区采取了“户集、村收、区统运”管理模式,将全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全部纳入区环卫处统一管理,创造了户村镇区四级联动的垃圾清运模式。目前,全市683个行政村成立保洁队伍691支、3358人。
截至目前,全市出动车辆近2.8万台次、人员17.79万人次,清理垃圾堆21.83万立方米、粪堆6.9万立方米、柴草垛近2.9万处、路障7766个、私搭乱建2351座、小广告12.79万余条、残垣断壁2866处,种植绿化树350.63万棵、花卉4419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