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流通协会未配合发改委调查车企垄断但垄断的确存在
近日有媒体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配合发改委,对各品牌汽车的售价数据进行收集,以确定车企是否存在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苏晖对此说法进行了否认,称流通协会内部对这一说法并不认可。
苏晖称,发改委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进行调查,这件事不符合实际。他表示,这不是汽车经销商和代理商之间的行为,而是属于政府之间的行为,应该由发改委亲自操作。如果发改委要委托调查,一定是由政府发言人公布这个事情。苏晖表示,到目前为止,从官方网站,从各方面没有查到有关的信息,而且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内部对此也并不认可。
但他同时表示,中国的汽车行业长期以来确实存在垄断行为。
苏晖说,中国车市的垄断现象最早从上海大众开始合资生产桑塔纳开始,到现在合资车占到国内汽车市场份额60%就一直存在,在进口车领域也是一样,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是有些时期由于市场的原因表现不太明显,但近两年表现得比较明显。
消费者保护法规太软弱买车前是上帝买车后是“孙子”
对于国内频繁出现汽车维权纠纷,甚至豪车也出现维权难问题这一现象,苏晖表示,与国外有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法相比,国内的消费者保护制度非常弱。只有法规的条文,而没有执行的技术和保证。苏晖说,制造商、经销商都必须遵守法律,而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出了问题不能把责任先推到消费者,消费者找消协投诉,找媒体曝光。苏晖表示,他经历过很多豪华车消费纠纷,消费者就算投诉了,经销商也解决不了,完全无视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苏晖认为,不管是中国的经销商、外国的制造商,还是外国的总代商,都必须服从中国的法律,否则就不能在中国卖。“中国现在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大的消费群体,腰杆为什么硬不起来?我觉得应该让他们腰杆硬起来,你硬不起来,消费者就投诉无门,解决不了。所以经销商有恃无恐,出了问题,他就推到制造商,制造商说这是你的事,因此我对中国实行三包信心不足,如果我们还是这种腰杆,法律还是这样软弱,推出了以后,仍然会加剧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困难”。
苏晖说:“中国制定法律法规的部门,制造商的板凳不能坐,代理商的板凳也不能坐,经销商的板凳也不能坐。如果你坐在制造商的板凳上,自然你的态度,你的法规条文,就倾向于制造商,那消费者权益很难很难维护。”苏晖认为,中国汽车经销商最应该跟国际接轨的不是价格,不是品牌,也不是营销,而是售后服务的理念、形象和决心。“国外的消费者真正是上帝,我们国家的消费者,没掏钱以前你是上帝,掏钱以后,你就变成孙子了,你得求他,怎么怎么办。这种风气不转,或者经销商不把卖车赚大钱变成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上来,我们是做不到汽车强国的。”(中新网汽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