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信息消费背后的经济施政路线图

2013-08-15 09:58:36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信息消费与调结构

按照新一届政府的规划,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也是前述稳增长的根本。在决策层关于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和促进消费,更多的用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信息消费本身规模的迅速扩大,将促进中国需求结构的改变。一直以来,中国内需中,投资需求比重过大,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信息消费政策目标测算,仅信息消费这块的规模,将在未来两年在GDP的比重中提升至5%,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的内需结构。

更重要的是,信息消费新政,还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促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在向生产、生活领域深度渗透,这个渗透过程,必将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并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在深层次上改变交通、减灾、电信、能源、金融等基础领域的面貌。

信息消费与促改革

《意见》特别体现了促改革的施政思路。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等场合,多次提出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释放改革红利。

具体在信息消费政策领域,可以看到很多推动改革的突破。在《意见》中,特别提出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见》提出,着力消除阻碍信息消费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在已取消部分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年底前再取消或下放电信资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定等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管理事项。

《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等等利好。这些政策,都将增强信息消费发展的内生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消费本身有其特殊的效应。

信息是现实世界的映照。推动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开放信息资源,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等等,这些举措不单单将提供一个新的市场机会,更重要的是,这将促使中国公共服务机构透明化,更加有助于公众对于公共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的监督,这对于转换政府职能,约束政府行为,推动政府改革等等方面,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