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反映出奢侈品到底是不是应该高价的问题。”周婷对中国新闻周刊网说,奢侈品相对于快销产品,它的成本确实是更高的,当然这个行业的利润也会相对较高,有些奢侈品大牌进行全球产业链布局,所以会严格控制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不过周婷对中国新闻周刊网指出,在初级市场国家,撇脂策略(追求高利润、高定价)是奏效的,短期内是有效果的,可以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时间久了物流、信息流的逐渐发达,再加上消费理念的提升,这种泡沫会逐渐减少。消费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高价和成本之间有落差,不再愿意给溢价买单。
“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南方北方、东部西部,都不一样,市场太庞杂,消费理念也差距很大,所以说奢侈品牌不害怕,因为他知道有些人理性、有品位,不消费;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捧我。所以奢侈品牌在国内短期内有有恃无恐的心理。但是长期来看,这种心理伤害的是奢侈品牌自身的长远发展。”周婷说。
四、疯狂掘金 沦落为“烂大街”形象
“我有两个LV的手包,虽然它们仍然很流行,但我再也不会背了。”这是一位在跨国化妆品公司工作的白领对记者感叹,“我觉得这个品牌不再适合我。”
这几年,LV被认为已陷入大众化泥沼,被誉为“街包”,加上山寨产品层出不穷,逐渐被中国富豪人群所抛弃。
实际上,在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2中国奢侈品报告》中,在“最能体现消费者品味的十大奢侈品牌”中,没有LV的身影。而在“奢侈品牌假货可见度排行榜”中,LV高居榜首,但有超过90%的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假货很多的奢侈品牌。
不过,在“财富新贵最爱购买的十大奢侈品牌”中,LV高居第二,仅次于位居榜首的宝马。可见,虽然LV的销售额在增长,但基本很多都是来源于新客户。
“真正的富有,真正的百万富翁,他们不会买LV或古奇,因为它们太大路货了。”中国市场研究集团创始人和董事总经理雷小山(Shaun Rein)说,“有钱人越来越富,他们渴望那种专属品,更突出自己的个性。”
不过,遭遇品牌大众化问题的绝非LV一个,最近有报道称,被称为被誉为“珠宝商的皇帝,帝皇的珠宝商”的卡地亚,也被指将会沦为下一个LV。。这个品牌是欧洲各国王室的御用珠宝商,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卡地亚三个字就是高端的代表。
在过去的一年间,它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减少了10间。即使如此,卡地亚仍然是国际奢侈品牌中国头号开店王,据财富品质发布的《2012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卡地亚在中国的店面数高达224家。周婷认为,一般来讲,店面数达到三位数,是危险信号,品牌价值就往下走了。
第五大道奢侈品网首席执行官孙亚菲对中国新闻周刊网表示,所谓奢侈品,是要根据人群的密集程度、人口的数量、人均的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消费收入来做一个平衡的。“品牌店开的太多,有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一大群不符合你目标定位的消费着进入到销售范围,会给到别人你品牌价值在降低这么一个概念。”
据悉,Hugo boss是仅次于卡地亚的中国开店王,在中国有142家店面。“它已经太大众化了,在很多地方你都能看到Hugo boss。此外,还有很多品牌,现在做直营是对的。如果说铺天盖地在一个城市超过了十家以上的话,会很大影响到品牌的高端定位,所以品牌门店数量一定要控制。”
“物以稀为贵,对奢侈品来说,不是越多人拥有越好”,孙亚菲对中国新闻周刊网表示,在欧洲,爱马仕、LV等顶级大牌都会限制每个外国护照的购买数量,不可以随便购买。因为对高端品牌来说,人人都用的话,其实是对奢侈品品牌价值的一个贬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