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传统百货业遭遇内外夹击,店内租金8年涨10倍,店外消费者走马观花,逛店原来是为了网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的副研究员马庆斌评论这个话题。
不断关门的百货商店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很多人在逛百货商店之后什么都不买,会把货号记下来在网上买,因为价格会更便宜一些。传统百货行业净利润平均水平仅有2%到3%,是网购冲突导致的,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马庆斌:随着消费水平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百货在经营策略、适应消费者习惯、应对电子商务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它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形势下没有发挥出来。
现在由于水电费、租金、劳动力成本上涨,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又在下降,肯定是积压利润空间的。过去几年城镇房地产、商业地产的价格非理性上涨,挤压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这需要引起重视。我们与国外很多大型百货相比,缺乏战略布局和经营策略。
还有一些外来因素也在冲击着我国的传统百货业,比如以英国玛莎百货、法国巴黎老佛爷百货为代表的国际一线百货,正加速在中国开店,抢占13亿人口的“消费蛋糕”,这说明了什么?
马庆斌:中国消费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但是很多本土百货分享蛋糕的能力却在下降。最近公布的一些调研报告说,很多商场以前是季度打折促销,现在是每个星期,甚至每天都在促销。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人抄货号,再报到网上,找最低价格,这种恶性竞争也导致了利润下滑。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对于商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消费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多,现在消费者可能更追求绿色、环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