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山寨”忍无可忍,维权还是炒作?
这些奢侈品缘何突然在中国密集打假?
“路易威登深信,打击假冒抄袭是品牌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LV公关部门负责人谭知宇向记者发来的说明函解释,该公司并非只针对中国维权,其全球范围的打假行动一直在进行中,2009年就策划发起了9489次搜查行动,平均每天39次,在全球提交了26843项反假冒诉讼。
区别于官方表述,一位与这家公司有密切接触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选择这一时间点到南京打假,是因为南京旗舰店将开业。无独有偶,该公司位于合肥的银泰中心的专卖店也将于近期开业。
国际大公司,为何揪住小商户不放?是对“被山寨”忍无可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专家曾明月认为,中国去年奢侈品销量增幅全球第一。民众疯狂追逐的同时,导致假冒伪劣滋生。之所以对小商户进行高额索赔,是因为这种方式比起找制假窝点,投入少、见效快、震慑力更强。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一公司在中国打假多年,实际所获赔偿不高,最高只有约9万元。这对于一只包就卖数万元的奢侈品大鳄来说,维权的效果显然微乎其微。而这一公司却坚持利用这一方式打假,值得玩味。
江苏盛典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建华认为,这些国际奢侈品大公司和那些小商户较真,不排除有宣传、造势之嫌。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公司一系列的法律动作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是维权,也是宣传。
应对“高调”打假,引导理性消费是关键
记者最新了解到,LV在南京虽然上诉的商户很多,索赔额度也很大,但最终还是同意庭下调解。
业内人士认为,明知两三百元的东西不可能是正品,却还是愿意购买赝品以满足虚荣心理,这种“知假买假”的消费心理是赝品泛滥的根源所在。“随着奢侈品牌在华打假的升温,更提醒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减少盲目的炫耀消费。”北京罗杰斯事务所律师王宏涛说。
“是否被山寨,一直是衡量一个奢侈品牌知名度的指标,也是这些公司不太去花力气制止仿冒的原因。但今年以来针对制止‘售卖’环节的密集打假,则展现出这些奢侈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野心。”曾明月说。
胡建华认为,应对奢侈品高调打假,关键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整顿那些“山寨集市”,为我们自身品牌的创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些人士还认为,奢侈品打假风潮也警示那些“山寨集市”,商场要承担起应有的管理责任,不能对承租小商户售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要引导商户走真正的品牌销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