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锰含量”引质疑
苏泊尔“质量门”事件,也引发了业内对于锰含量超标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议。
“锰超标问题,没有标准,何谓超标?另外,锰含量并不意味着锰析出量。”苏泊尔品牌相关负责人张丽萍此前曾对媒体以此来指出 “锰含量”问题无关不锈钢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且表示“在国际上一般也不检测锰的含量和析出量”。
对这一说法,昨日上述专家提出了疑问。“既然其他金属能够析出,锰也同样可以析出。”该专家表示,由于此前的标准规定锰含量很少,所以对锰也没有要求检测,只对铅、铬、镍、镉、砷含量进行了规定。但“只是标准检验里没有针对锰检测的方法”。
记者查阅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食具容器》(征求意见稿)”发现,之所以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里面表述了一个原因:“从检验检疫情况看,出口不锈钢食品容器、餐厨具的卫生项目不合格率比较高。其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为:金属制品中镍、铬、锰、锌、铁等金属迁移量超标。
“意大利、俄罗斯等现在已对锰含量要求进行检测。”上述专家认为,卫生部的征求意见稿也表明,锰析出量超标也是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并非如张丽萍所说“无关不锈钢的食品安全卫生”。对于锰含量值在何种范围内对人体无影响,该专家表示须以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来回答。
苏泊尔“抢跑”国标?
据了解,《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9684-1988)去年开始修订并在网上公示(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食具容器》征求意见稿),修订版与老标准相比,放宽了对“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0Cr19Ni9、1Cr18Ni9)”三种材质的型号限定。意见稿称“仅规定食具容器应选用耐腐蚀性较好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
如果按照修订后的GB9684,哈尔滨市工商局对于苏泊尔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判定就不成立,这也成为苏泊尔为自身辩护的一大理由。
不过,昨日上述专家对新的标准修订稿提出了质疑。
“什么是耐腐蚀性较好?”该专家表示,这样的规定等于开了一个口子,那些质量较差的不锈钢也同样可以进来。新的标准对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并没有严格规定。
记者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食具容器》(征求意见稿)中发现,在“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中,数家企业提出“因标准中没有提及GB/T3280,所以不用引用此文件,建议删除该章条中‘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
据了解,GB/T3280这一国标规定了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的牌号、尺寸、允许偏差及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删除该条无疑使得不锈钢食具标准摆脱了材料方面的具体限制。
该专家表示,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规则,一个新的不锈钢材料应是由不锈钢材料企业开发,不锈钢制品企业生产出试验品后,提交给相关部门,测试符合标准后,才能推动进入市场。
来源:人民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