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经济
聚焦快递业:涨价一元 快递员多挣两毛钱
2011-10-31 15:52:05      来源:北京晨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一单涨1元,相当于月入多四百”

提到快递涨价,叶师傅也很纠结。两周前,叶师傅和其他同事一样接到公司总部的调价通知。“但我还没给客户涨钱,我向公司申请了优惠,目的就是为了不流失老客户。”

叶师傅也并非不在乎这“一元钱”。他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算计道:“我是按件提成算工资的,旺季每天最多能收送150票,平时一天也要收送100票。如果每份快递上涨1元,那每一票我就能多赚2毛钱,除去周末接单少一些,一个月下来至少能多赚400元。一年下来多赚4000多元,相当于旺季时的一个月收入。”叶师傅憧憬着:“如果能多赚400元也要攒起来,未来希望能有机会买得起房子。” 但叶师傅还是很谨慎地表示,现在同行竞争激烈,不想因涨价而丢失客户,“这就不值得了!”

对于涨价一事,有过几次经历的叶师傅也颇有心得:“等同行都涨上去了,我再按照公司规定把价格调上去。这样和客户说,大家也比较容易理解。”晨报记者王丽娅

■记者手记

让温暖的光亮也照在快递员身上

看着叶师傅的来电,我没舍得接。挂断,给他打了回去。接通电话,实在的叶师傅就连说了三声抱歉。“我忘记今天是周五了,下班后还要开一个例会,讨论我们一周以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晚了半小时,真抱歉哦!”

在中关村区域一老小区中的半地下室里,一间推开房门就得上床的小屋,就是叶师傅夫妻在北京的家。“因为中关村的房子都不便宜,因此选择了和别人合租这套半地下室,700元的月租是有点贵,只为图个离单位近。”叶师傅告诉记者。对于叶师傅而言,这里就是睡觉的地方。因为每天早晨不到7点,他就出门上班去了。

几年来,叶师傅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样的工作。每天早晨7点10分到公司,边等着客服派发单子,边整理货物;最晚不超过8点半,带着派发的单子从公司出来揽件派送;中午12点赶回公司,匆匆吃口午饭,然后忙着把需要发往外地的快件装车。接着,再重复一次上午的工作,晚上6点回公司后,吃完饭要再出来派送小区的快件。一直到晚上9点。

叶师傅表示:“干这行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看不起我们这份工作,认为只有没学历、没技能的人才会来干快递;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更多的客户经过常年打交道,还是挺好的,和朋友一样。”在总结维护老客户的秘诀时,叶师傅想了想说:“我觉得首选是服务,然后是为人,价格优势是排在最后一位的。”

曾经有报道说,快递员高过刚毕业的大学生收入。对此,叶师傅毫不掩饰地说:“的确,我一月的收入在3500元至4000元之间,有淡旺季之分。但我们的辛苦也是别人所想不到的。除了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外,我一个月也舍不得休息一天,因为少干一天就少了一天的收入。” 近两个月来,几大民营快递巨头相继涨价,引起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响。叶师傅告诉记者,同事们休息时,也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凑在电脑前上网看看,尤其关注网友们对快递的评价,“是有不少网友说快递提价没提速。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也挺难受的,但我们还是会努力把活儿干好。”

最后,事实证明我打过去电话的决定是对的。在聊天中得知叶师傅每个月的电话补助是50元,而以自己的业务量来算,这笔补助显然入不敷出。远远地,耳边还回想着叶师傅念叨着“心里也难受……”的话语,真希望有一盏灯也能照在快递员们身上,在指责他们丢件、送件不及时的同时,也能有一股温暖的关怀照在他们身上。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李克强出访朝鲜、韩国
>> 详细

各地新闻
陈贤妹出手相救被碾压的两岁女童小悦悦,一下子成为全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陈贤妹可以被解读为一个很好的道德示范、但却不能是一张孤立的“道德标签”。>> 详细
点击排行
  中老缅泰将合作侦办船员遇害案
国土系统官员犯罪为何前“腐”后继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