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菜贱伤农可能急转成菜贵伤民 菜农后悔弃耕(图)
2011-05-18 10:46:49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菜价谷底回升

菜农后悔弃耕

昨日上午,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内鲜菜五区521档的档主李小云,把刚从云南过来的大白菜卸货之后,坐在一旁歇息顺便等待买家,见记者来访,张口报价说:“好的8毛钱一斤,次的6毛钱一斤。”

“比5月1日前贵了不少了啊?”李小云说:“是的,就是十多天前,大白菜的价格2毛钱/斤都卖不出去,在地里更是2分钱都无人要呢。” 当时不少菜农眼看赚不了钱,纷纷弃耕或改种其他作物。

市民担忧菜价急涨

中国有句成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在蔬菜界,这个三十年要变成10天。李小云透露说,近期雨水丰富,蔬菜量上不来了,因此市场供需方面发生了变化,价格又突然上来了。就在菜价看涨的时候,很多前期弃耕的菜农手中已经没有菜了。

“每年雨水多的时候菜价都会贵的啦,如果说之前菜农看到价格便宜不肯种菜,那这段时间上市的菜就更少,菜价肯定还会贵。” 听完记者的转述,在龙津路一个菜市场买菜的市民罗菲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记者观察

广州继续推进“农超对接”保平价

菜农跟风式的种植,其可以预见的后果是,未来一段时间蔬菜很可能在高位运行。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的主管林业桃认为,“菜贱伤农”到“菜贵伤民”的转变,不过10多天,再一次暴露了一盘散沙的中国农民无力应付市场的窘态。林业桃说起自己去国外考察的经历,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中国的菜篮子目前依然靠散户保证,他们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下,抗风险能力低,市场经营能力也差。而在国外,农业合作社在农民中间起的作用很重要。

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局了解到,为了扭转“菜贵伤民”的局面,广州此前已在积极筹划通过设施农业保障雨季产量,在“十二五”期间广州将建设5万亩的设施农业,每年的建设目标是1万亩。目前,广州已经有两个蔬菜基地建设了千亩规模的设施农业。另外,广州市还将在本周末组织蔬菜生产者与超市和收购商洽谈,现场除了有7对“农超对接”的签约,还将有一批业者进行洽谈,此举将继续致力于减少蔬菜供应的中间环节,让市民能够吃到平价蔬菜。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邓京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彭燕:嫁给雪域的“格桑花”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个税修正意见数创单项立法之最
中央要求各地6月底前100%逐辆登记公车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