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大棚里“农民职工”正在劳作。 尹炳炎 摄
包150亩地亏了18万
下午5点多,朱云寿刚下工,他是附近村庄的农民,1987年开始就依赖这片土地生存。近60岁的朱云寿如今一个月的固定收入在1500元左右。
看到电视、报纸上,关于蔬菜滞销的消息,朱云寿又想起了自己8年前那场破碎的财富梦。
2002年,他和2个人一起承包过这里150亩土地种菜,“就是你们吃到的广东菜心。”朱云寿说,3个人合伙,一个去超市、酒店拿订单,他和另外一个负责种菜,结果,那年菜心供应量大,等到地里所有菜都老到不能吃,还没卖掉。那一年,这150亩地,亏了18万,他一个人亏了4.5万。“种蔬菜的风险真的很高,广东菜心2001年很流行,可等我们种出来,突然发现,很多人都在种。蔬菜又等不了太长时间,最后烂在地里。”
15元一盆盆摘菜很受欢迎
从租个摊位卖菜,后来批发了菜卖到饭店、食堂,而后开始自己做物流配送,如今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农民出身的周占锋,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最近压力确实很大。”周占锋说,2009年6月瓶窑蔬菜种植基地建立,到目前已经累计投入了3000多万元。
恒温大棚、自动喷灌、育苗温室……为了做成现代化农业种植,这几年投入挺大。
虽然,跟43家超市门店都签订了供货合同,有最低量保证,但这些渠道并不是垄断的。
周占锋说,好在公司大,品种多,利用这些渠道,公司还做禽蛋销售。
离公司最近的一个大棚,记者看到里面放了很多叫不出名的蔬菜,被种在一个个花盆里,“这些是我们新开发的盆摘菜,直接连盆卖,这个叫商葛,是一种野菜,平时可观赏,长了割了炒一盆,浇浇水还能再长。”周占锋说,在品种培育上,他们花了不少精力,另外就是新市场的开发,做高端蔬菜,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们前段时间到社区去推广我们的盆摘菜,一盆15块,很受欢迎。”周占锋说,接下来,他们打算将盆摘菜直营连锁店开进社区里,开拓新渠道。
“这就是农业公司的优势,可以缩短流程,尽可能降低成本,同时整合资源,开发新产品。”周占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