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也该有“最低保护价”
专家建议:农超对接,菜田上保险
都说“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政府部门也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菜贱伤农”的情形,似乎年年都有发生。只有做到了“菜贱少伤农”,甚至是“不伤农”,城市的“菜篮子”才能得到保障。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菜贱的时候对菜农的伤害?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门以及相关的农业专家。记者朱彩玲
济南市农业局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一般来说,蔬菜的市场波动周期非常有规律,一般表现为“菜贱伤农—减少种植—价格升高—扩大种植—菜贱伤农”。比如今年的白菜价格高就有可能会刺激菜农扩大种植面积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来年产量增大、价格降低,出现“菜贱伤农”现象。
让更多蔬菜实现农超对接
在今年济南市两会上,济南市农业局局长赵玉海曾表示,“十二五期间济南市计划1/3的地产蔬菜实现农超对接。”
为什么要尽可能多的实现农超对接?济南市农业局相关人士分析说,现在很多的散户菜农,每年被动地等待菜贩子到地头上去收菜,“其实,菜价大部分是被菜贩子从中间提高了,菜农挣得很少,而到了老百姓的菜篮子里,又是高价位的蔬菜。因此来说,压缩中间流通环节,减少层层剥皮,才能让价格降下来,让菜农受益。”
菜农应“抱团”、切忌单打独斗
“现在老百姓种菜跟风很严重,看别人种,他也种,而这种跟风,包括中间商的跟风,造成了这种伤农的情况。”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侯丽霞首先给菜农们提了个建议:“现在是信息时代,建议老百姓能经常看看电视、报刊,了解一些目前市场的动态、趋势,千万不能盲目跟风。”而济南市农业局相关人士也认为,除了老百姓的跟风,还必须要学会“抱团”,“希望菜农们不要单打独斗,尽量参加合作社、互助组等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