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首页       要闻       江牧岳生平       江牧岳图集       追忆江老        网友追思       ENGLISH
 
怀念江老

1980年春末夏初,中央决定创办新中国第一张全国性英文日报,成立筹备小组,主要负责领导是江牧岳同志。江老是一位德高望重,待人平易,和蔼热情,受人尊敬爱戴的老干部。那时,改革开放不久,从全国各地调来的业务干部和行政人员只有二三十人,年龄有大有小,大家聚在一起,缺少经验,而任务艰巨,信心不是很足。一见到江老,他的朴素和善于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感动了我们。他找我们谈心,鼓励大家放开手脚,大胆创造,虚心求教,学习新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当时还是一周工作六天,不少同志都是家在外地,每逢周末休息,生活有点寂寞,江老就邀请到他家作客,他是四川人,以别有风味的担担面招待我们,使大伙过得非常热闹愉快,给我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三十一年过去了,报社规模由小到大,《中国日报》到今天发展成为一张现代化,具有一定特色,能够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立场观点和真实面貌的英文报纸,江老当年的努力,无疑为报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年参加筹建工作的不少人,现在都已步入晚年,每逢相见谈起往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怀着深切的思念和敬佩的心情,回忆起江老那时老当益壮的精神,万分激动。一位同志提到,那时他是在江老亲自带领下的一个五人小组,前往澳大利亚访问,吸取办报经验,为中澳两国的新闻交流,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随后在中国日报正式出版前的试刊期间,澳方派来一位具有丰富版面设计经验的专家 (John Laurence) 帮助我们工作,发挥了不少作用。又有人提到,最使他感动的是,一次他在值夜班,时届隆冬,截稿时已是凌晨,令他意外的是,江老仍在车间,关心大家的食宿问题,事无巨细,江老都是亲自过问,予以妥善安排。

目前在澳大利亚的小刘说:“一说起江老,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他慈祥的微笑。他是老革命,除了跟许许多多的老前辈一样有很多特殊气质,就我知道他有三个特点:一是喜欢接触年轻人;二是喜欢做炖肘子(即使他退休之后,也会时不时请报社的老人到他家吃他亲手做的肘子);三是记忆力好得惊人。2009年江老有一次去报社,我正巧也到报社,别人向他介绍我,他那时已是90多岁高龄,居然还记得我后来是去了澳大利亚,实在令人惊讶。由于他常吃炖肘子,江老皮肤很细,80年代他人已60多了吧,许多跟他握过手的年轻人都说,江老的手又细、又软,比20多岁的人还显年轻”。

这些同志现在大多都已退休,也有还在工作的。他们既有在国内的,也有身处远隔重洋万里之外,比如包括在澳大利亚的刘希娴、朱雅美,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新闻系当教授的殷家斐,在美国加州养老的李文,在美国史丹福大学工作的蒋维良和在美国加州定居的张宝基。他们在听到江老病重的消息时,都无限深情地回忆起当年江老热爱青年人、关心帮助青年人、鼓励大家愉快投入工作的高尚品质。这段难忘的经历,让大家心中永远怀念着这位一生为新闻事业奔跑、乐此不疲的老战士 ----- 江老。

何廷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