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陕西启动实施了涉及人口达279万的避灾扶贫搬迁工程,这是一个规模超过三峡移民搬迁的庞大规划,引起广泛关注,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赵正永:陕南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现在,基本上3年到4年都要遇到一次特大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死亡最多的有1857人,最少也有十几人。同时,由于生存条件恶劣,陕南秦巴山区、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成为陕西最大的3个连片贫困板块。大量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交通、饮水、用电、求医和就学都非常困难。陕南秦巴山区至今仍有400多万人生活在距离公路5公里以上的深山区和水库库区,白于山区仍有数十万群众饮水困难和饮用水不达标。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搬迁是不二的选择。目前,我们正在对搬迁规划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记者:陕西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到生态环境上台阶?
赵正永:我们提出要按照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的原则,处理好现有经济结构和新增产业项目的关系,突破水耗、能耗和环境容量承载有限等制约,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巩固能源化工、先进制造、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二是积极扶持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规模。三是加快推进纺织、食品、钢铁、有色、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双重优化,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迈上一个大台阶。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