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胡丹,女,1986年生于湖北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2002年初中毕业后进入武汉纺织技工学校学习。2004年正式进入武汉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纺织女工。2006年8月,在湖北省喷气织机织布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2006年10月,在全国纺织行业喷气织机织布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第六名。被评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巾帼建功标兵,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4岁就当上全国劳模,在同龄人中鲜见。是什么让胡丹选择在纺织工人岗位上坚守,是什么让她脱颖而出?6月中旬,记者走进武汉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采访了这位不平凡的姑娘。
“看到困难就想战胜它”
娇小的身材,俏皮的笑容,身系围裙、头戴白帽的胡丹在众多年轻的纺织女工中并不显眼,但她一双灵巧的小手却让姐妹们羡慕又钦佩:一般人1分钟内只能给断头的纱线打20多个结,而她却能打48个!
这身“看家本领”是胡丹从进厂第一天起就坚持苦练的成果。胡丹的师傅张东芹还清楚记得,2002年胡丹作为武汉纺织技工学校实习生进厂学习,一个班30多个女孩,张东芹教给她们的“第一招”就是练打结。迅速给断头纱线打结,穿经、纬纱开车,才能让机器继续快速运转。“打结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接头要小,接头尾要短,还要打得紧、打得快。”一开始,张东芹并没有注意到胡丹,“但是几天后,我就对小胡丹刮目相看了。”一般同学1分钟大多只能打七八个,而胡丹却能打十四五个。胡丹这么有“天分”吗?张东芹细细观察,发现胡丹比别人胜在一个“勤”字。别人空闲时间休息、玩耍,她回宿舍后却还要苦练两个小时,冬天手冻僵了,她就使劲搓搓或者用热水泡泡,继续练,日积月累,终于熟能生巧。胡丹还爱提问、爱琢磨,经常向师傅请教技术要领,“聪明、有悟性”是张东芹对胡丹的另一印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进厂实习仅2个月后,胡丹就在全公司的“操作运动会”上拿到名次。此后,她的技能提高迅猛,在全省、全国的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
为什么胡丹不嫌纺织工作枯燥无味,还越钻越深,越练越好?“我那时还小,只是觉得既然做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做好,我就是有点不服输。”胡丹说。第一次走进车间时,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织机,师傅们熟练地操作,胡丹觉得特别神气。可轮到自己上车时,纱线好像故意刁难,半天接不了一个头,接上了接头质量也达不到要求,穿经、穿纬速度慢得连自己都不好意思,急得浑身冒汗。一个班8小时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两眼冒金星,头都抬不起来。这时她才发现,看似简单的工作,要熟练掌握,还真有大学问!
“我看到困难不喜欢逃避,就想战胜它。”胡丹坚毅地说。
“做个纺织工人也很美”
凭借优异表现,胡丹20岁就升职做了教练工,带100来个徒弟,24岁又升作“总教练”,负责一个车间300来号人的技术指导。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巾帼建功标兵、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荣誉接踵而至。而当年和她一起进厂的30来个小姐妹,却纷纷离开了公司、离开了纺织行业,其中不少人做了商场导购员。
“说实话,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也想过跳槽,很多好朋友也劝我离开,但我最后选择了留下。”胡丹坦言。织布车间巨大的噪音、纺织工作的枯燥乏味、工资不高、离家较远等等,都是纺织姑娘们放弃的理由。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比如做商场专柜导购吧,工作环境舒适,冬暖夏凉,大多数人工资也比我高,以前我也动心过。”但是,同小姐妹们一谈心、一比较,胡丹还是觉得现在的工作更适合自己。每天8小时之外,她有很多空闲时间可支配。最近两年,她已经利用周末时间在武汉广播电视大学上完了专科课程,即将毕业。
“其实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都有好有坏,只要工作环境适合自己,在哪做都开心。”胡丹是个快乐的女孩,技术更上一层楼时,她找到了成就感;教出来的徒弟取得成绩时,她收获了自豪感;业余时间与同事、朋友们一起唱歌、游戏时,她又享受着年轻女孩应有的自由和快乐。
“现在,我不再羡慕哪个岗位、哪个行业,我觉得做个纺织工人,也很美。”胡丹说。
她也这样告诫比自己更年轻的徒弟:“不管在哪个岗位,首先要踏实做事,如果排斥这个岗位,一定做不好。另外,一定要坚持。不坚持,就没有成功的一天。”
劳动者感言:我能有今天小小的成绩,只是比别人多了些坚持。
胡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