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星辰在线-长沙晚报报道(记者 李杜 通讯员 辛业芸)“我又当考生了,这场考试很关键。”
9月15日下午,袁隆平院士站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心里默念着远在隆回县羊古坳乡的“种子选手”们。再过几天,由农业部门组织的现场会考即将举行,已经年逾八十岁的“80后”考生袁隆平将交卷,等待评分。
9月14日 ,袁隆平院士来到邵阳隆回县羊古坳乡,查看应考的超级杂交稻“种子选手”的精神状态。秋阳之下,大面积种植的“Y两优2号”稻穗风姿超群,丰满可人。袁隆平告诉记者,在本月8日的最后一次“小考”中,小面积抽样测产,亩产达840公斤。根据杂交水稻收割前每亩日增8~9公斤的平均值计算,再过10天左右水稻成熟收割,大面积亩产达到900公斤已有9成以上把握,前提是老天成人之美,不来大风大雨。
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食问题的新课题。此前,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在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跑地位。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王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