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来了……”8月29日上午,在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麦元村与杨公庙乡杨公庙村交界地段,传来阵阵欢呼声。一股清水从杨公庙村的水渠里,顺着300余米长的管道,流进了麦元村干旱的稻田。
“太感谢了!我们村几百亩水稻保住了。你们发扬电影《龙江颂》中的‘龙江精神’,宁愿自己受损失,却把水让给我们。”麦元村党支部书记胡慧娟激动地对在场的杨公庙村村民说。
“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什么……”杨公庙村党支部书记杨柏莲连连摆手。
胡慧娟告诉记者,今年大旱,村里的水田灌溉成了大问题。如不从杨公庙村而从其他地方引水,最近也有近5公里距离。远水解不了近渴,无奈之下,胡慧娟上门去找杨公庙村支书杨柏莲。
“我们村的旱情也十分严重。”杨柏莲介绍,杨公庙村水渠的水来自芷江梨溪口乡一座小型水库,由于遭遇旱灾,水库蓄水不足,只能限时放水,村里灌溉用水很紧张。
“胡支书找我们让水时,考虑到这事比较大,我们连夜召开村民大会。有一部分村民提出反对,毕竟今年水太珍贵了。”杨柏莲说。但大部分村民认为,麦元村是县里水稻生产大村,比杨公庙村更需要水。最后杨公庙村委会研究决定,对离水渠较远的几十亩稻田不再放水,将水让给麦元村。村里谁家的水稻损失多,今明两年村香菇合作社就多推销他家的香菇。村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村民杨国栋和麦元村村民杨世奇有几亩田紧挨着,今年抗旱,两人结成了互助对子。记者在现场看到,杨国栋摇响柴油机,一股清水顺着管道流进了杨世奇的田里。
“今年抗旱,多亏你们帮忙呀!”杨世奇握着杨国栋的手,感激地说。“老天无情人得有情,我们都是兄弟嘛。”杨国栋拍着杨世奇的肩膀说。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曾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