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惠实撰《蠡山庙碑记》载,春秋时期,越相范蠡佐勾践灭吴后,深知难与勾践处乐,恐遭狗烹弓藏之祸,遂离开勾践,携美人西施漫游于五湖,并到了洞庭湖之鄙——赤山,见赤山风景优美,便住了下来。可是另一个唐朝人却否定此说,他认定范蠡没有到过赤山,只有神(指魂魄)到了赤山,说什么一个自称五陵娘子的少妇托梦于赤山土人,要赤山人建庙祭越相,保地方风调雨顺、居民平安等。这么说来,到底是范蠡人到了赤山还是范蠡之魂来了赤山,真有探究之必要了。
范蠡到过赤山,历代史书中均无记载,囿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更何况是一个隐匿之臣;有关他的足迹,传播的途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传说。传说分口头与书面传说两种,口头传说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书面传说就是所谓的野史及其它的文字记述。
范蠡灭吴后,携西施遨游五湖之说,比较普遍地被人们接受。不过在五湖的认识上有些分歧。我们认为“五湖”一词是个概数,事实上,蠡、施绝对不可能天天坐在船上、游在湖里,总会在陆地上走走看看。当时的陆路交通工具,只有马拉车、人拉车两种。每遇风景佳处或大风大浪之时,弃船上岸是很自然的事。“泛舟五湖”应理解为游山玩水。他们的行踪,也就只有传说了。有人说传说不可靠。我们不否认有些传说确实不可靠,像《蠡山庙记》中的记述,什么五陵娘子托梦建庙之说,显然有些牵强。传说的真实与否,主要看传说的来源与传述的内容。我们不妨翻开唐人陈庶写的《蠡山庙碑记》读读:“庙在六国后置,靡究厥始,至皇朝天宝六载,有勅封表……”这里非常明白地说清了赤山建蠡庙在六国就有了意图,也等于说范蠡到赤山的传说,至少起到六国后。再说“至皇朝天宝六载,有勅封表”。说明建范蠡庙于赤山是经过当时皇上钦定的。不是赤山土人得了什么梦而做的事。一九四九年,沅江刚解放时,刘仲云老师到了“大安寺”即“范蠡庙”,看到了神位香案的上方有一匾,上有八个大字“唐朝勅封,永镇赤山”。这块匾不管是唐朝原制品,还是以后朝代的复制品,都足以证明范蠡来赤山,是唐代乃至自唐以前就一直代代相传。唐朝对范蠡到赤山来,除了建庙勅封和祭祀外,还有一大举措,即唐人写的《蠡山庙状》一文的记述:“天宝六载,巡使肖子宝改山与神同名”。赤山又名蠡山,原来是唐朝巡使肖子宝改的,山名一改,赤山的居民,争相称自己的家乡为南蠡、北蠡、丽蠡、蠡云。连蠡庙前的湖(现在的目平湖)也改称蠡湖了。相传范蠡与西施定居的村子,便直呼蠡施村。巡使肖子宝为赤山更改山名,不是心血来潮,信口开河,而是根据其巡察的结果,弄清了范蠡与赤山的渊源决定的。如果肖子宝没有切切实实的弄清楚范蠡是否来过赤山而轻易更改,人们是不会应允的,即便惧怕肖的权势一时认可了,也不会长期存在。清代周宗法有诗云“扁舟若未来南国,一水如何属越人”。所以,我们认为:地名的更改,是范蠡到过赤山的有力佐证。自唐以后很多文人学士前来察访蠡庙,有专程来的、也有路过的,如唐代的大诗人宋之问,过洞庭时,曾舟泊赤山;还有明代的杨宣、罗时升,清代的拔贡湘乡人彭兴复、刘昌成等,都有到过赤山的记载。他们来后,必游蠡庙,而且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句。在诗里,有的表达了对范相品德的崇敬,如明代杨宣的诗:“富累千金争似隐,功高一世不如闲,千年庙祀崇余羡,企仰高风杳莫攀”。有的表达了对越相高风的敬仰之情,如唐代的宋之问诗云:“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有的描绘了赤山的景色,侧面道出了范蠡留住赤山的根本原因,如:“阴森古木当年树,寂寞荒祠乱后僧。影到波光疑日照,峰吞岚色俨霞蒸”。以上这些诗句,都认定了范蠡来过赤山。
来源:湖南地方志信息网 作者:王友达 刘仲云 编辑:王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