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女书学堂内,讲解员正在讲解基本的女书
女书作品《陋室铭》
全球热播的《雪花秘扇》,向人们展现了在古老的湖南山村曾经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从孩童时就通过文书形式缔约下来,并因此产生了“老同”这样的称呼。“老同”不老,六七岁达成契约,女孩们共同生活,并一起学习“老同”间秘密书写的文字——女书。
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浦尾村,是四面环水的古村落,蒙尘已久的女书文化在这里已经延续千年。十年前,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建在了这座小岛上,此前几乎被社会忘却的女书,又开始在这里露出生机。
记载的都是姐妹间的秘密
离江永县城14公里的这个小岛,环境很好,环绕它的潇水在这个雨水并不丰盈的季节没见半点消退,一片湛蓝色的下面鱼虾成群。岛上还有49户原住居民,除了风情的青石板路,每家白墙青瓦的南方小宅,都被主人冠以一个好听的名字,这家叫春晖,那家叫杨柳,名字都醒目地在门前标记。
女书,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里。首次与外界接触、聊起女书的高银仙就生活在这方土地上,她的孙女胡美月和胡美月的徒弟胡欣,是江永目前仅剩的七位女书文化遗产继承人中的两位。
初见胡欣,这位“85后”女孩长发披肩,容貌秀丽,正拿着一个红绸刺绣。红绸上秀丽娟细,造型奇特。而这就是女书。
望着胡欣手上的女书刺绣,记者反复思考,仍不知其意。见到记者的疑惑,胡欣笑着介绍:“这是一首诗。意思是,冬雪冰封处处宁,春桃花暖日日晴。我心密念君可知?凭此香巾记深情。女书是谐音文,根据当地土话发音创造出来的,因此用汉字的方式去理解,根本就无法‘下嘴’。”
“旧时,聪慧的女子结拜姐妹后,都会一同去学习这种男人不识的‘蚊形字’,等出嫁后,便会用它来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将其刺绣、刻画、戳印、书写于纸扇、巾帕上,传记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听我刚念的这首诗,应该也能感受其中含义。”胡欣介绍。
正是因为女书诉说的都是女人家的秘密,所以主人去世前,都会要求晚辈将此作为殉葬品焚化或掩埋。所以,至今只有寥寥作品作为纪念品珍藏保留,民间遗存极少。
男人看“斗牛”,女人“坐歌堂”
女书虽是一种文字的表现,但其中更少不了“吟”和“唱”。48岁的胡美月就是听着“女书”长大的。
“奶奶高银仙是当时‘结拜七姐妹’的老大。她不识汉字,却懂得女书。我还在毛毛(婴孩)时,她就把女书当儿歌唱给我听,哄我睡觉。等我再大一点,她就教我写了。”胡美月介绍,在奶奶年轻的那个年代,女书在妇女当中流传甚广。老传少,母传女,或者亲密的结拜姊妹互相教习,而与“女书”相伴相生的,是当地女性独特的社会生活习俗。
胡美月指着博物馆附近的一片竹林介绍,因为这里的竹子都是成对生长,因此被他们称之为“姐妹竹林”。
“旧时候,我们这每年都要过‘斗牛节’。家中男人出门看斗牛,我们女人就趁机聚集在这片竹林‘读纸读扇’,送字传情,闺房女儿们也在此边做边唱,互相戏耍”。
“哪家有闺女出嫁前的15到20天,村里的女人家都要聚到她家‘伴红娘’,除了做女工,吟唱女书是少不了的。到了临嫁前三天,就到了最热闹的时候了,我们要聚在一起唱上三天三夜的女书,叫做‘坐歌堂’。说起以往的这些习俗,胡美月的脸上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不过,这些习俗在1995年前尚且保存甚好。当时已经嫁到夏湾村的胡美月每次回娘家,都要教村里的姊妹们女书。到了1995年以后,随着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些女儿家的传统习俗也就开始慢慢淡化了。”胡美月说。
最年轻的传承人胡欣:
“这里是我家,我喜欢女书”
胡美月、胡艳云、蒲丽娟、胡欣,在博物馆,我们见到了七位女书文化传承人中间的四位。说起女书的现状,女书博物馆馆长陈军就忧心忡忡:“目前在江永,能读能唱的,还能找出几十个,但能写的,已经太少太少了。
“有时还是想出去打工。”胡艳云在跟记者闲聊时无奈地说道,“博物馆发820元的基本工资,加上提成,收入太低了。我确实很爱女书,但也要养家糊口。我们现在会自己写些女书字画,做些女书刺绣,卖给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但毕竟喜欢这个的人有限。”
“我一辈子都献给了女书,以后肯定会继续在这里待下去。”胡美月每天从夏湾村自己骑摩托车到这里上班,来回路程近一个小时。虽然劳累,但风雨无阻。“我希望能多教一些后生,但连我自己的女儿也没耐心。她跟我学了一阵子,就半途而废了。”
1988年出生的胡欣,8岁就跟胡美月学习女书。当时胡美月在村里开班教女书,几乎家家都学,但坚持下来的,只有胡欣一人。
作为最为年轻的女书传人,胡欣难道不向往外面的世界吗?记者提出疑惑时,胡欣显得十分淡然:“无数人已经问过我这个问题了。我觉得我现在很好。最近家里电视坏了,只能偶尔通过QQ跟朋友交流,总觉得自己out了。但毕竟这里是我家,我也喜欢女书。我每个月有五天假,也可以出去转转,觉得挺好。”记者注意到了胡欣左手的订婚戒指,她羞涩地笑了笑,而后大方地承认自己已经订婚,但一再强调:“婚后自己会继续在这里工作下去。”
[名词解释]
女书
简史
“女书”又叫做“女字”,当地人叫做“长脚蚊(长脚文)”,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是汉语方言的音节文字。它起源和主要流行的地域是中国南部的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所以又叫做“江永女书”。女书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中国过去的旧思想使当地女性不可以读书识字,所以当地的女性发明了女书,以作为姊妹妯娌之间的秘密通讯方式。女书严禁男子学习,而一般男子亦会把女书当成是普通的花纹。女书的存在已经超过数百年。
至于女书的由来,现在仍是未解之谜。而被当地普遍认可的传说则是:宋朝时荆田村出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名叫胡玉秀,有哥哥在朝廷为官。她经哥哥推荐后补选入宫为妃。进宫后不久,遭冷遇,苦闷异常。她想写信回家倾吐苦情,又怕太监发现。于是,心生一计,根据女红编了一套文字,以歌咏体写在手绢上捎归,并嘱咐亲人“要斜着看,要用土话的音来读”。于是这种文字就在妇女中传开了。
1982年,女书由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在湖南江永县发现,随即在世界引起轰动。而此时真正能阅读和书写女书的,只有少数老年妇女。从20世纪末开始,通过一批学者努力,这种罕见的女性字符才被世界所了解和认识,并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
特点
女书的本质特点是音节文字,特别类似日语的假名音节文字。但日语的假名不是独立的文字,需要汉字配合。也有些类似朝鲜文字,但朝鲜文字在每个字记录一个音节的同时,内部又用不同的部件记录音节中的不同音素,因此朝鲜文字是音素化的音节文字。因此,女书只是如同假名外表残留汉字特点,本质上跟作为语素表意文字的汉字完全不同,属于音节表音文字,是汉语记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可以认为是比反切更加简单的最早的汉语拼音。
女书的外表特点是字的整体轮廓呈现长菱形,笔迹秀丽娟细,造型独特,所以也被叫做“长脚蚊”。搜集到的字将近2000个,但去掉异体字和错别字,实际使用的字只有大约600个。记录的是当地方言的“土话”,也就是用“土话”朗读或者吟唱。由于土话太土,难懂,分歧大,只在局部乡村流行。
来源:红网 编辑:周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