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总部位于长沙的中联重科的董事长詹纯新,因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设备制造商CIFA对意大利做出了贡献而荣获2010年度“莱昂纳多国际奖”美誉;2011年7月,三一重工荣登英国《金融时报》推出的全球500强排行榜,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次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以此同时,湖南梦洁家纺有限公司、国科广电有限责任公司均选择了外企为其“代工”,等等。这些喜讯显示了新型工业化转型带动战略在湖南取得的显著成效。细细品味此中荣耀,深深思考湖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所作所为,笔者认为,是“三个革新”共同筑造了今日湖南的“国际坐标”。
一是发展思维革新为湖南新型工业发展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引力。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视野,目标决定方向。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果断决定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并将此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明确提出湖南要“根据国际产业发展趋势谋划工业发展,把工业结构调整放在国际国内的竞争中考虑”,特别是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勾画湖南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蓝图”时提出:“湖南有公开发布的目标,还有心中的目标”。几年里,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到了三个“立足于”: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将传统重化工业的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推动,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立足于惠及民众,着力治理企业污染,坚持绿色发展。同时,坚持了发展的“四条底线”,即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节能减排、保证民生。在这些新理念的支撑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对新型工业化政策扶持的力度,先后制定了30多个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文件,今年再次出台了加快开放型经济的系列政策。领导人过人的胆识和崭新的谋略为湖南新型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短短的几年里,湖南新型工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08年以来,湖南GDP连续3年位列全国10强,全省已核准境外投资企业500家,湖南用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中国风”!
二是政策革新为湖南新型工业发展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推力。为加快发展,形成抬商引资“洼地”,湖南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制度措施,极力以政策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迈出大步伐。职制定了30多个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绿色”政策文件,在全国率先发布《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从法制层面上为湖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提供了保障;实行集中办理审批事项,普遍推行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制,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行企业监督测评制度,建立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为及时协调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环境的问题;设立了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律师援助中心,免费为广大投资创业者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这些新的政策措施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放飞了本土“金凤凰”,还筑巢引来异国“金凤凰”,到今年6月,将近6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南,制度革新,使湖南经济步上“快车道”。
三是科学技术革新为湖南新型工业发展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科技学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加快经济转型中,湖南实行政府引导培育,加强科技革新,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特别是2007年起建立了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制度,至今年资金近10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且现有成果70%以上为国内首创或具领先水平。得益于科技革新,湖南的中国南车株机研究所研制的中国高铁的机车设计和电控系统,国防科技大学造出的“天河一号”计算机,等等,都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科技革新,为湖南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今年1至5月,湖南规模工业完成了2787.17亿元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正是依靠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支撑作用,湖南工业的质和量才呈现起飞态势。
相信在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湖广熟,天下足”不再是湖南农业的美称,将来定会成为湖南新型工业的美誉。
来源:华声在线(彭玉风)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