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月明潭乡有个名叫上屋湾的村落,传说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汉寿打花鼓的发源地。
明朝中叶,地处洞庭湖西畔的龙阳县,地肥土沃,山青水秀,人口尚不足三万。一支从北边开来的军队,长期驻扎此地,屯田生产。
安徽凤阳县有一盛氏妇女,因家乡连年遭灾,田地颗粒无收,公婆染病身亡,不得已领着一双儿女,千里迢迢南下寻夫。一路无有盘缠,幸自幼从娘家学得演唱凤阳花鼓的好技艺,便一边卖唱糊口,一边打听夫君下落。搭帮沿途乡村百姓的怜悯与同情,母子三人吃尽千辛万苦,辗转达一年余,一直寻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西畔,才找到当兵吃粮的丈夫,全家就在现汉寿县月明潭乡的上屋湾住了下来。盛氏打花鼓技艺得以在当地传授。久而久之,形成了汉寿特有的地方风格与色彩,故发展流传至今。
因相传汉寿打花鼓起源于凤阳,汉寿古时又称龙阳,所以汉寿打花鼓亦名“龙凤花鼓”。
汉寿打花鼓原是一种较为单纯的曲艺演唱形式。演唱者通常为一人,演唱时一边击鼓,一边按情节需要表演各种角色。演唱内容以中、短篇故事为主,如“白牡丹”、“三打祝家庄”、“孟姜女”、“卖杂货”等。词曲固定,即为有“本头”。一般在农闲时自娱自乐。少部分说古论今,言吉道贺的内容,多为即兴编词(曲调固定),见子打子,往往是在民间节日或婚寿喜庆之时登门献艺,不收分文。如“送喜”、“送财”等。此种情形一直沿袭至清末明初。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汉寿打花鼓无论在演唱形式,还是在演唱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由一人演唱发展到以二人演唱为主,由一人多角变成一人一角。如“白牡丹”、“卖杂货”等。二是由原来单一的说唱形式而加进了舞蹈动作,如“采茶”、“送财”等。三是由演唱者自己改为他人伴奏,并在鼓以外,另加进了锣、头钹、二钹、大筒等乐器(解放后又增添了竹笛、唢呐等)。四是即兴编唱的比重大大增加,并因此而创作、发展了一些新的曲目,如“观灯”、“生产”、“摘花”等。这样汉寿打花鼓便衍变成兼曲艺与歌舞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数百年来,她牢牢扎根在民间的土壤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汉寿打花鼓可分为文花鼓与武花鼓两大类。文花鼓即以说唱为主的打花鼓,亦称曲艺型。如“白牡丹”、“算命”、“孟姜女”等。伴奏除打击乐外,加大筒。武花鼓即表演动作幅度较大的打花鼓,亦称“歌舞型”。如“采茶”、“送财”、“观灯”等,伴奏除文花鼓中使用的乐器外,还在过门中加进唢呐、竹笛等。
汉寿打花鼓的曲调不仅优美动听,婉转柔和,而且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常见的类型有:①一目多曲。即一个曲目里有几种不同的曲调。如“采茶”就有六首各具特色的曲子。②一词多曲。即一段唱词可选择数种不同的曲调。如“送财”就有五种完全不同的曲子。③一曲多唱,即同一首曲调有几种不种的唱法。如“卖杂货”的第一大句,“旦”唱时就比“丑”唱的提高了一个四度。这样不仅使曲调有新鲜感,不重复,而且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女主角无比喜悦的心情。除此以外,调性发生变化的曲调也不少,如“双摘花”、“夸夸调”等。
汉寿打花鼓流行于全境,全县约有打花鼓班二百八十余个。其中尤其是山区的毓德铺、龙潭桥、月明潭、周文庙等十四个乡镇更为普及。基本上是村村组组都有花鼓班。
吴神保是汉寿打花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1895~1983)九岁从艺于龙凤花鼓第十八代传人盛天保,十二岁就有了较过硬的基本功,到十五岁时,技艺已达到相当精湛的地步。特别是“雪花盖顶”、“白鹤展翅”、“夜莺欢歌”等舞扇技巧,使看过他表演的省内外许多专家都称赞不已。吴神保掌握的打花鼓曲目约七十多个,曲调不下于一百三十余首。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他曾三次参加常德地区和省里分别举行的民间曲艺汇演,演唱的“采茶”、“卖杂货”等曲目得到了省、地领导和广大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好评。为此,他被省文化厅和省艺术学校特聘为花鼓班教师,在省任教六月余。他演唱的众多曲目中,也被文革前省文艺工作室编印的《民间音乐》选登了三十七首曲调。几十年来,经他传授过的徒弟遍及省内外的二十八个县市,不下千余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健在,而县活跃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为发展群众文化工作而奔忙。
由于汉寿打花鼓曲调优美、特色突出,公开出版的《中国民歌集成?湖南卷》与《中国曲艺志?湖南卷》分别选入了十余首较有代表性的曲调。
来源:常德党史办 作者:艺 敏
编辑:王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