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发展的长沙彰显现代文化魅力 傅万全摄
---长沙市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综述
从《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战略纲要》中了解到,长沙规划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与此同时,城市的开放度、集聚度、知名度也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造力显著增强,这就是长沙市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全力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的宏伟目标。
事实上,长沙市目前举办的各项盛事以及各项工作举措无不有着国际文化方面的烙印:
启幕国际性盛事 营造国际文化氛围
今年10月份,长沙市紧锣密鼓的启幕了两大国际盛事,致力于建设国际文化名城。这两大国际盛事就是“世界华人报刊数字研讨会”以及“首届国际网络摄影文化节”。
首届国际网络摄影文化节一连创出国内六个率先,首次利用网络评奖,来自全世界10万余张摄影作品,半天评定;首次开创网络交易平台,开摄影产业化先河。活动引来了世界一批摄影“泰斗”,聚集了一批摄影艺术瑰宝,20多位驻华大使及夫人莅临长沙,授予长沙“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最具中国特质的国际性文化名城 ”称号,借助网络摄影文化展示长沙的文化魅力。
而世界华文报刊数字化研讨会更是长沙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的一大创举。它将散落于世界各国的华文文献数字化并传入互联网,成为人们鼠标下共享的文库。这为中国文化进入世界修通了一条“运河”,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献整理汇集成河,让躺在图书馆、文献库的中国史科“死而复活”。
研讨会期间,世界250余名知名图书馆馆长和专家聚集长沙,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大学图书馆馆长无一缺席。这极大地提高了长沙的国际文化知名度。互联网上迄今中国网上内容不足百分之三的状况也将随长沙青苹果数据中心“世界华文数据化工程”的推进而得到彻底改观。
启动人才培训工程 构筑人才高地
除了举办国际性盛会之外,长沙市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人才培训也在目标确定后随即展开。8月底,长沙市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标志着长沙市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人才培训工程正式启动。
通过人才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政府管理的双向互动激励,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促进长沙文化产业科学快速发展,进而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发展。
此外,长沙还邀请全国22个城市的政协代表相聚长沙召开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政协联系会,并多次举行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研讨会,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修复和建设、发展。
加强重点文物保护 保护城市竞争力
为建设国际文化名城,长沙市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将重点文物保护纳入绩效考核。同时建立了公众监督机制,改公众“事后参与”为“全程参与”,使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修缮和管理处于公众的全程监督之下,以此来增强公众保护历史文化的理念和情感,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
长沙还将湘锈、花鼓戏、老字号、百年名校、历史地名和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古井名泉、古树名木等纳入了保护范围,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非物质文化的普查、收集、整理工作,文化、商贸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传统艺术、工艺的特色,建立传承人制度,兴建专题博物馆,采取有效地抢救、扶持措施,促进发展。
此外,长沙还每年维修5至6 处文物保护单位,对旧城棚改区内文物点全部进行提质改造,加强文物保护力度。
城市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沙市加强重点文物的保护其实就是在保护城市的根基和灵魂,就是保护城市的竞争力。
加快文化产业升级 促进文化繁荣
文化产业发展是建设国际文化名城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市推出了六大战略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引领战略、品牌经营战略、产业集群战略、城乡一体战略、区域联动战略、开放兴文战略。在六大战略引领下,长沙将引导文化企业走上依靠科技和创新发展的道路,进而加快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在未来三年,长沙将规划建设好“一廊、三街、五基地、七区、多点”的文化产业功能区,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所谓“一廊”即“一江两岸”百里文化走廊;“三街”即长沙文物古玩街、解放路文化娱乐街、麓山南路文化艺术街;“五基地”:即沙坪湘绣基地、长沙黄花印刷科技基地、麓谷动漫产业基地、雨花创意产业基地、长沙晚报网络科技基地;“七区”即大河西文化先导区、天心区中央文化景观区、芙蓉区中央商务文化区、滨江时尚文化区、金鹰影视文化区、武广新城文化区、省府文化休闲区;“多点”即在长沙四(县)市建设多个文化项目,包括花明楼刘少奇纪念馆、沩山密印寺风景区、宁乡炭河里遗址保护工程、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浏阳菊花石工艺品生产基地、浏阳河文化带等。
长沙市通过“敢为人先”的探索创新精神,将保护文化名城与发展文化名城完美融合,挖掘、整合长沙的优势文化资源和内在价值,将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结晶转变为长沙城市经济发展的丰富资源和强大动力,全力推进长沙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必将引领湖南经济的大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记者 冯志伟 见习记者 戴勇 龙佳)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