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长江航道部门宣布,即日起试运行提高长江干线芜湖至南京河段(以下简称“芜南段”)航道维护水深,最高提升至10.5米。这标志着长江南京以下10.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101公里。可满足3万吨级海轮在洪水期驶抵芜湖港的水深要求。
至此,长江深水航道将达到438公里,约占整个长江航道的七分之一。
据长江航道局副总工程师万大斌介绍,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持续良好发展,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效应的拉动,长江下游芜湖至南京航段内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运输货物显著增加。同时,外向型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带来了外贸货物和集装箱运输的持续高速增长,运输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进江海轮密度不断增加、航线延伸,沿江各界对长江航道服务与保障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据长江航运经济研究所测算,芜南段航道维护水深的提高,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2012年可提高通过能力3000多万吨,增加航运效益4.78亿元,带动沿江地区GDP增长21.82亿元;2015年可提高通过能力8400多万吨,增加航运效益10亿元,带动沿江地区GDP增长43.64亿元。同时,也将大幅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每万吨货物运输燃油消耗量降低13.75%,每千吨公里货物运输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2千克。
据了解,芜南段航道全长101.3公里,沿线城市是长江中、下游电煤以及我国经济腹地货物的重要中转枢纽。近年来,该航段内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运输货物显著增加,外向型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外贸货物和集装箱运输持续高速增长,运输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明显,进江海轮密度不断增加、航线延伸。为最大限度满足该段航道水运发展需要,更好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长江航道部门分别于2005年10月、2009年5月两次提高了该航段的航道维护尺度,使维护水深由4.5—5.0米提升到了7.5—9.0米。
来源: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记者 郭睿 通讯员 王取发)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