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宗祠内镇祠之宝被盗 大冶警民四赴湖南寻回失窃文物

2015-12-31 08:55:49 来源:中国日报网湖北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宗祠内镇祠之宝被盗 大冶警民四赴湖南寻回失窃文物

据湖北省大冶市警方消息:25日上午,湖北省大冶市刘仁八镇三策村邹贵卿湾邹氏祠堂门口,在阵阵锣鼓声中,男女老少在寒冬小雨里笑容满面,齐放鞭炮烟花庆祝失窃三年整的白玉香案回归祠堂。

深冬清晨 宗祠内镇祠之宝被盗

始建于公元1372年(明朝洪武五年)的邹贵卿湾邹氏宗祠,分为前殿戏楼、中殿女儿楼、内殿中堂和后殿祖堂四个部分,是大冶地区建筑年龄最久、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建筑,并于200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26日清晨6时许,该湾村民突然发现邹氏宗祠内神龛前的汉白玉香案及案上的一个香炉、两个花瓶竟然不翼而飞了。

接到报警后,大冶市公安局刘仁八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至现场调查,但由于地处偏僻,窃贼手段十分隐蔽,一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被盗的白玉石香案长2.6米,宽0.53米,高1.13米,重达数百斤。公元1652年(清朝顺治九年)祠堂重修时,村民聘请名匠精心雕刻而成,一直被视为祠堂的镇祠之宝。而香案和花瓶也是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十分珍贵。

物有灵犀,村民湖南打工巧遇失宝

在警方侦破工作没有进展的情况下,村民们自发组织了“寻宝队”,利用长期在全国各地做园林古建生意的便利条件,四处查询失窃的香案等物品。

村民们还多次你一百、我两百的自发筹资查找,至今村里的墙壁上还贴有村民捐款的账目公开红榜。

村民们的执着终于收到了回报。

今年9月,村民邹某到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做工时,碰上一家私人展览馆正在办展,免费邀人参观。进馆后不久,一张2米多长的汉白玉香案就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激动不已的邹某佯装镇定,偷偷用手机拍下了相片,迅速返回宿舍,反复与电脑里保存的相片进行比对,认定这就是3年前被盗香案!

四赴永州,历尽磨难宝贝终于回家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邹贵卿湾的村民激动不已,立即前往派出所报警。

得知信息的大冶警方及文物保护部门高度重视,为核实线索真实性,刘仁八派出所副所长鲁昌炎和刑侦大队技术员专门赶赴永州进行调查取证。

“整个“寻宝”工作很不顺利!”一直在从事失窃香案查找工作的邹序纯感叹不已:“我已经65岁了,真的不知道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香案回归家园!”

正是在邹序纯等有识村民的推动下,一直寂静在偏僻乡村的邹贵卿邹氏宗祠才被省文物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香案也被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通过留存的历史影像资料和警方资料相片比对,省文物专家团队赶赴永州,实地鉴定确定该香案就是邹贵卿湾被盗的香案。

随后,大冶警方和文物保护部门赶赴永州开展文物索讨工作。然而索要工作远比村民想象的要艰难得多。物品持有人避而不见、百般否认推诿、甚至是对专班屡屡辱骂甚至威胁!

在大冶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由市政法委、公安局以及文物主管部门组成的专班历经曲折,最终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第四次前往永州的他们如愿将汉白玉香案带回了大冶。

“我们会保管好它,不会再让它丢失!”邹序纯的话语中透漏着明显的遗憾,因为他还惦记着同时被盗且仍然下落不明的香炉和花瓶。

对此,全程陪同追回文物的刘仁八派出所教导员郑晓岚表示:该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当中,只要有线索,警方将竭尽全力为村民追回失物,并对盗窃文物的犯罪分子进行依法追究。

编辑:刁云娇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北京龙潭冰雪嘉年华吸引游客

北京:都市白领业余选修柔道

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在京启动

吉林查干湖冬捕“头鱼”拍出78万元天价

精彩热图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2月19日—25日

北京:数十圣诞老人现身王府井 市民感受圣诞气氛(组图)

深圳滑坡首名幸存者田泽明与家人见面

巨型“圣诞老人”亮相湖南石牛寨玻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