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山谷 生态家园——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见闻
在藏东高原,有一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土地,有一片森林繁茂、多姿多彩的茫茫林海,有一个鸟语花香、美丽和谐的生态家园,那就是被誉为“西藏小瑞士”的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日,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检查团一行来到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这片美丽的生态家园深深震撼。
珍稀动物的乐园
类乌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万余平方公顷,分布着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科研价值。“保护区处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亚高山森林与高山草甸过渡地带,无论从保护生态环境来讲,还是从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来讲,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县林业局局长拉巴次仁说。
初秋的保护区,宛如人间天堂,尽管已过立秋时节,这里依然野花烂漫、山清水秀。雨后,空气格外清新,放眼望去满山绿色展新颜。路旁树木枝繁叶茂,动物在草丛、树林、溪水间嬉戏,让人顿感心旷神怡。偶尔还可以遇见马鹿和白唇鹿,即使是见人来了,它们也继续觅食,一副悠然自得、恬静安详的神情。
行走在保护区内,眼前尽是川西云山杉林、大果圆柏林、雪层杜鹃灌丛、窄叶鲜卑花灌丛……树林挨着灌木,灌木紧靠树林,即使是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依然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感到钦佩。正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十年如一日地劳动与付出,才使得野生动植物在此欢乐安详地栖息,才永葆这片森林的勃勃生机。
谢通村“马鹿俱乐部”
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马鹿、白唇鹿为主的野生动物,以及青藏高原亚高山森林与高山草甸过渡区自然生态系统。
拉巴次仁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濒危动物会议上认定西藏马鹿已经绝种,但是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多次对类乌齐县马鹿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考察,在科研基础上于1993年设立了自治区级保护区,并于2005年升级为中国国家级保护区。
在类乌齐县,还流传着一段人鹿情深的感人故事。上世纪70年代初,类乌齐县县长毛岭乡谢通村村民向秋拉姆捡到了一只小马鹿,便带回家喂养。小马鹿长大后,向秋拉姆本想把它放归山林,却发现小鹿舍不得离开了。结果,还引来了十几只马鹿,从此以后,向秋拉姆家便成了“马鹿俱乐部”。如今,长毛岭乡成了保护区的核心区,向秋拉姆如今已经50多岁了,还致力于保护野生马鹿。
正是像向秋拉姆这样的普通群众爱护野生动物的观念逐步增强,类乌齐县的马鹿数量越来越多了。保护区初设时,数量在1500只左右,现在已经发展到1万余只,当地民众配合动物保护部门严防偷猎盗猎行为,在冬季草料匮乏时,还把自家储藏的饲草料投放到保护区,使马鹿能够安全过冬。拉巴次仁认为,马鹿数量能够快速增长,当地民众自发的保护行为功不可没。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类乌齐县成立了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保护区内的科研、宣教、执法检查等日常工作。与此同时,投资822万元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一期工程项目已于200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建设工程项目也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目前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对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的保护,完善了保护区内宣教、科研、检测等基础设备,为保护区内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有效管护,保护区内的主要保护对象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将得以恢复。
拉巴次仁说:“保护区的生态管护初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自然保护区规模的不断增大,在长毛岭马鹿养殖场开展了人工饲养工作,并对野外受伤、患病的马鹿提供救治,马鹿的数量不断增加。二是偷猎盗猎的行为得到遏制,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观念深入人心。三是户用沼气项目实施后,群众薪柴问题逐步解决,上山砍柴现象少了,亚高山森林与高山草甸过渡区自然生态系统不断得到恢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来源:西藏日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