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关东古巷内景(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凯摄。关东古巷位于哈尔滨群力南岸文化广场内,是一条室内仿古步行街。关东古巷以关东乡村情、关东城市情、关东少数民族情为主要线索,以“关东艺、关东味、关东情”为主要展示内容,不论是街旁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还是两侧老东北“民”味十足的雕塑,都展示着哈尔滨早期的民俗历史文化。
大红的戏台楼子、串起的苞米穗儿、炕上的老大娘、红肠大列巴、古朴的巷子……近日投入使用的哈尔滨市群力南岸文化广场内的关东古巷,带人们重新感受老关东的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
关东古巷是一条室内仿古步行街,占地面积约5500平方米,建筑规模9200平方米,由乡野风情区、院落风情区、民族风情区、特色小吃及演艺区、关东特色艺术品街组成,以“关东艺、关东味、关东情”为主要展示内容。
古巷入口处左侧是一个吹糖人儿雕塑,手工艺人端坐着用嘴吹出一只小鸟的形状,身旁的架子上插着已经做好的糖人儿,扎着小辫的小姑娘全神贯注在一边看着,生动再现了民间传统手工艺人吹糖人儿的场景。古巷内随处可见古朴的巷子、飘香的关东美食、老关东生活场景雕塑、珍贵的历史图片,充满了浓郁的老哈尔滨气息。
起于1651年的“闯关东”历史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常年自然灾害,兵乱赋重,近300年来,3000万移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掀起了筚路蓝缕的闯关东大潮。关东移民在白山黑土间哺育出了独有的文化风格,在关东古巷也得到展现。
在关东古巷捏面人的吕顺祥说,他的手艺就是老一辈从山东闯关东时带过来的,他是“面人吕”的第三代传人,如今这项手艺已是哈尔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主要捏古装人物,现在卡通形象比较多,小孩子喜欢。”
用马哈鱼制作的鱼皮艺术品、满绣工艺品、青牛葫芦、麦秸画、剪纸等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关东古巷也得到展示。(完)(编辑:李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