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吹响号角
1977,夹在两个标志性年份之间的这一年,其实并不平凡。
这一年,“两个凡是”的论调甚嚣尘上。党的“十一大”却未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方针政策。
这一年,距离曾制定正确路线的“八大”已过去近20年。国人期待,中国能彻底走出“文革”中“九大”、“十大”的泥淖。
这一年,也是《实践论》、《矛盾论》发表40周年,那时纪念这两份重要文献,有着特殊含义。
作为一名研究哲学的学者,陶德麟曾参与有关讨论。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文革”的原因不止一端,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文革”的“理论”根本歪曲了马克思主义,这套错误“理论”的根子正在哲学。
“解放,国家;解放,思想。中国共产党都做到了。”梁柱如是说。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在全国范围内开了解放思想的先河,但也遇到了阻力。杨春贵说,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了坚决有力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刘芳认为,它标志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由此掀开了当代解放思想的新篇章。到十二大,党章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完整概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
十三大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伴随着解放思想,一系列创新成果应运而生:1982年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这个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解放思想带来什么改变?杨春贵概括了三个“重大变化”:让研究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000年,世纪之交的一年,也是思想迸发的一年。
10多年积淀了丰厚的创新土壤: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严重挫折及其历史教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思考着这个政党的未来。刘芳说,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这对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这年2月20日至25日,江泽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被完整提出。到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阐述。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哲学”: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
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
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
刘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江泽民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2002年12月,十六大召开,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03年,经历了抗击“非典”疫情的磨砺,中国奋力前行,也在为“发展”校准航向。
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发展中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杨春贵认为,面临发展中的新问题、两难问题、利益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许多老办法已经不灵,许多新办法还在探索之中,不尽完善、不尽合理、不尽协调之处,所在多有。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勇于创新。
“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基础。”刘芳说,实事求是,是为了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一致,是为了使我们党能够制订和贯彻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路线、方法和政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刘芳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深化党关于发展的认识,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揭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揭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联系。
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方法论。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的报告再次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哲学”: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杨春贵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发展的新起点同时作为解放思想的新起点,以新的思想解放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各个领域,真正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