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0月15日电(齐馨 沈洋)14日,“长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前往三门峡卢氏县兰草村,走进卢氏境内唯一一处较为完好的革命遗址纪念地——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三门峡卢氏县兰草村广场上屹立着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齐馨 摄)
刚下车,一座气势恢宏的纪念碑浩然屹立在兰草村的广场之上。纪念碑主体正面用繁体写着“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十个大字。
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基座上的碑文。(齐馨 摄)
随后,记者们穿过兰草村热闹的集市,来到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该旧址如今已被规划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坐落于兰草村红军小学校园之内。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位于兰草村红军小学校内。(齐馨 摄)
纪念馆中,讲解员为采访团详细地讲解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历史。
据介绍,1934年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在庾家河召开会议,创建了鄂豫陕苏区。豫主要为卢氏县。
讲解员讲述红二十五军的革命事迹。(沈洋 摄)
1935年7月30日,红二十五军四千余人向陕北进军。九月中旬,到延川县永坪镇。
1934年冬,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抵达卢氏,经过水峪河峡谷时,在石壁上写下“杀上前去”标语以励士气。(齐馨 摄)
当地的讲解员告诉采访团,红二十五军三千四百余人与刘志丹部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全军团七千余人,很快巩固、扩大了陕甘苏区。
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的丰功伟绩,可概括为“四个一”:长征中第一支到达陕北的工农红军;长征中唯一一支创建了稳固根据地的红军(鄂豫陕根据地);唯一一支增员的中国红军,由2900余人发展到3700余人;同时也是唯一一支发展地方游击师的红军。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中央及红一方面军八千余人,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红二、四方面军亦聚陕甘。西安事变后,蒋氏被迫停止内战抗日。经八年血战,终将日寇赶出中华。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国。
为铭记历史,经三门峡市委批准,市政府赞助,县民政局实施兴建此碑。
“呜呼,国以民为本,民以国为家,相融系之情,是谓家国情怀。呜呼,中华儿女,当常有家国情怀,毋忘爱国,毋忘忧国,毋忘报国,毋忘强国。”纪念碑上的碑文铭记着永不磨灭的红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