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gie在制作钧瓷产品。金银龙 摄
在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当天,我们在禹州市星航钧窑博物馆邂逅了棕色大眼睛,利落的短发,高挑的身材,简单的T恤牛仔裤,笑起来阳光灿烂,来自于美国芝加哥的留学生Maggie Cannally。
这位漂洋过海的异国女孩,今年27岁,来中国已有5年时间,现在是清华大学陶瓷设计系(文学方向)的一名研二的学生,她为自己取了一个很好听的中国名字——“康梦纯”。她来禹州已经2个月了,一开始Maggie还略带羞涩,可一提到“钧瓷”, 她一下子来了精神,眼睛也亮起来了,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当记者赞美她中文说的不错时,Maggie谦虚地说:“哪里哪里。”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可以说,世界最早认识中国是从瓷器开始。而禹州有着“钧瓷之乡”的美誉,出产的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窑变艺术而著名于世,在国外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是中国的五大名瓷钧瓷、汝瓷、官瓷、定瓷、哥瓷之一,其中钧瓷列于首位,钧瓷发源于禹州,始于唐、兴于宋,奇妙的釉彩经火浴炼,如遇魔法,妙不可言,正所谓“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正所谓钧瓷“珍在窑变万彩,奇在意境釉画,妙在奥秘纹路,绝在天人和一,名在名窑名匠,贵在钧龄钧神”。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发展中,钧瓷从当年的宫廷御用品,变成了今天“香港回归”“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国事活动的“国礼”,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钧瓷作为瓷器艺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不仅引来专家学者的研究品鉴,还有洋学生不远万里来拜师学习,Maggie就是其中的一名,她并且恋上中国钧瓷。
与“钧瓷”“相遇”
“我其实很早就接触到了瓷器,大概5、6岁吧。”Maggie向记者说道,她的妈妈是位数学老师,但并不严厉苛刻,所以在选修课的过程中,小Maggie出于孩子的好奇,选择了陶瓷作为课外的学习课程,从此便埋下了热爱“陶瓷”种子,后来具有艺术天分的Maggie在读大学选择艺术学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机缘巧合,当时她所在的学校与南京大学有合作关系,所以她就来到中国,到了这里一下子就被文化古国所吸引,Maggie就决定毕业以后留在中国发展。
来中国后,Maggie当了一名英语老师,虽然待遇不错,可当时热爱艺术的她却一直想发展自己的艺术。她人缘很好,很快就结识了很多朋友,在一次和朋友去瓷器作坊的过程,Maggie内心中深藏着的“陶瓷梦”被打开了,当时她见到的是一件宜兴的紫砂壶,美丽的颜色和流畅的线条深深吸引着她,改变了她以往对于陶瓷的概念。于是,每天空闲Maggie就往陶瓷作坊跑,在逐步的学习了解中,她认识了很多中国的陶瓷品种。在这时,命运之神再次对Maggie做出了安排,因为工作原因她来到北京,朋友们知道她喜欢陶瓷就带他来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陶瓷课上旁听,这位迷恋陶瓷的Maggie被深深吸引,台上的老师也慢慢注意到这个认真听讲的棕眼睛白皮肤的姑娘,Maggie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老师,通过努力Maggie终于成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的研究生。
专业细致的学习,让Maggie对于中国的陶瓷艺术有了重新的认识,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学习研究,她还前往全国各地名瓷的发源地学习,“在世界上,想要了解陶瓷就要到中国,想要了解认识钧瓷,就要到禹州!”Maggie认真地向记者说,“第一次看到钧瓷是在她们学校的陶瓷陈列室里面,美丽的颜色和奇妙的意境让她震惊,竟然难以用完美的语言来表达,我被这种效果深深震惊”“意境?”记者问道,“对,就像哲学上面说的那样虚无的意境。这也是我最喜欢钧瓷的地方,要表达这种意境就是老师所说的‘窑变’。”
Maggie这位美国姑娘就这样踏上与中国钧瓷的“相恋之旅”。
与“钧瓷”“相知”
Maggie所在的清华大学的陶瓷艺术设计系是一个凝聚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与人民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我热爱中国的文化,在清华大学期间学习了中国传统陶塑、中国陶瓷艺术史、传统陶艺创作等课程,已经从单纯的兴趣发展成为自身的事业。”Maggie说道,同时清华大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与禹州的星航钧窑合作建立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钧釉在艺术陈列瓷当中的运用研究室”每年都会派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来禹州学习钧瓷。Maggie成为其中的一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十分兴奋,毅然背起行李来到了“钧瓷之乡”——禹州。
近年来钧瓷艺术文化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精英和艺术大师,任星航就是其中一位。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在传承、创新、提升钧瓷文化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复活了十余座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具有生产能力的展示性窑炉,建成了中国第一家唯一的钧瓷窑炉博物馆,在活态传承上独领风骚。他曾说过,钧瓷是含蕴民族精神的艺术,不仅反映了广泛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民族习俗和哲学思想,还承载了华夏文明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独具风采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文化财富。所以钧瓷因有了民族精神才有了传承、保护、繁荣的必要性,自己会坚持把钧瓷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
Maggie是任星航的第一位洋学生,任星航说,“Maggie是一个很合格的学生,她喜欢中国的文化,而且现在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尊重老师、态度谦虚,学习认真、一丝不苟。钧瓷本来就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她的到来无疑更好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我们也欢迎更多的学生来这里,学习钧瓷、了解钧瓷、发展钧瓷。”
谈到任大师,Maggie也高兴地说 “任老师是位非常好的老师,和蔼可亲,虽然他工作很忙,但一有空就会来到作坊里教我们制作钧瓷,在钧瓷学习上给了我很多的指点和帮助,我非常感谢他。”
与“钧瓷”“相恋”
“来这里习惯吗?”“习惯,我很喜欢这里。感觉很舒服,我喜欢吃这里的烩面。” Maggie笑着说,两个月的时间,当初在Maggie眼里陌生新奇的16座古代窑炉也成了她的“好朋友”,“她最喜欢宋代双火膛柴窑,它烧制出来的颜色很自然、很漂亮。”Maggie说,“在美国,瓷器发展还很年轻,都是气烧的,像这样的钧窑,我在来中国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在开窑之时它所呈现出的色彩让我惊讶不已。”
钧瓷是火的艺术,其神奇和绝妙在于独特的自然窑变,而决定窑变的关键是窑炉,窑炉是钧瓷窑变艺术的基础。历史上,河南的柴窑有“片瓦值千金”的美誉。它起源于五代后期,是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的御窑,传说周世宗要求柴窑生产瓷器“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后来经过历时的变迁,产生了煤窑、碳窑和气窑。在采访过程中,Maggie向我们介绍了博物馆中的各种时期的窑炉,各种窑炉烧制出来的钧瓷各具特点,在一般来说,柴窑制品清新俊逸、秀丽典雅;煤窑制品热烈奔放,画面宏伟;碳窑制品质朴自然,恬淡无华;气窑制品釉层鲜亮,明丽浅艳。
记者在Maggie带领下来到钧窑制作室,据了解,钧瓷生产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其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按现代生产的工序划分,钧瓷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原材料加工、造型设计、制模、成形、素烧、釉烧、检选八大工序。我们来到的就是钧瓷前期制作的工作室。
钧窑里的工作人员都在认真的工作,Maggie向记者介绍了她的好朋友任英歌,她是禹州市钧瓷女大师中年龄最小的,同时也是唯一会拉坯并拥有“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人。任英歌说,“ Maggie一来到禹州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对于自己毫不放松,学习很认真,从早上7点就开始进入制作坊,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努力地研究制作,两个月几乎都没出去过大院,现在拉坯、造型都不错。”说到这Maggie还当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钧瓷制作过程;并且还把自己制作的钧瓷作品带到不同地方,送给自己的朋友,“我觉得这是一份很神奇的礼物。”
与“钧瓷”“相思”
“恋”上钧瓷的Maggie在学习钧瓷制作的过程中,还会添加自己的小创意,她喜欢思考,想设计出不同的钧瓷作品,比如:“她很喜欢大海,所以就会做一些和海洋有关的东西。”这些精致美丽、形状各异的小贝壳透着西方人的浪漫情怀,经过古代窑炉的烧制,呈现出独特的中西合璧的艺术色彩,Maggie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开窑时的情景,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我要把这些美丽的钧瓷作品当成我的毕业设计,作为来到中国学习陶瓷的一份成绩单。”
其实,Maggie恋上的不仅是钧瓷的雅致温润、五彩斑斓,还有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风俗人情;Maggie学习的远不止钧瓷制作的独特考究,还有钧瓷大师们的兼收并蓄、不懈追求的创作精神;Maggie了解到的也不只是钧瓷“天工人造”的和谐境界,还有中国看自已、看世界的角度和思路。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到Maggie以后的发展,她说“我非常喜欢钧瓷,觉得中国的陶瓷文化博大精深,自己学习的还太少,以后会继续留在这里学习研究。”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既要传承又要发展。近年来,禹州钧瓷频频以国礼的形式,光耀于世界,交融了东西方文明,铸起了开放发展的里程碑。在继承弘扬钧瓷文化的同时,禹州也在大力发展钧瓷文化产业。2007年禹州市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2011年禹州市斥资1.2亿修建了全国唯一一个钧瓷专题博物馆——中国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至2011年底,禹州市的钧瓷生产企业已达到186家,年产值达7.86亿,钧陶瓷产业年产值突破60亿元,禹州钧瓷正以前所未有的繁荣之势呈现于世人面前,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今天,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变化,钧瓷已经进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融入现代人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大潮,闪耀着艺术之光的中国陶瓷,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出禹州,走出河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桥梁,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的名片。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张雷龙 通讯员 朱清)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