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本网专稿
河南淅川:老军人的移民搬迁“三喜”
2011-08-04 14:52:50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老二,别忘了把我的宝贝带上!”7月30日,记者在淅川县金河镇王岭村火热的移民搬迁现场看到,一位老人边抽烟袋边指挥着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老人是在指挥儿子把‘军属光荣’牌小心翼翼摘下,他说他要把这个宝贝挂到郑州市中牟县大孟镇的新家。

这个老人就是革命老军人王铁文。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老军人的传奇故事和搬迁“三喜”。

迎“八一”喜洋洋

今年80岁的王铁文是淅川县金河镇王岭村人,19岁时在父亲的鼓励下参军入伍到黑龙江,1951年12月他主动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王铁文还记得当年写下的决心书:“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战斗不结束,誓死不回头!”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脚踝骨不幸被敌人炸伤,但他仍旧坚持在战斗一线,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主动要求转业到地方,支援农村建设。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淅川县人武部和金河镇政府的领导亲自到王岭村看望慰问老军人,领导的关心给予了王铁文很大的鼓励和温暖。老人动情地说:“非常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兵的关怀和照顾,我是移民,也是一名军人,为了国家我啥都愿意做!”在场的人都被老人真诚的誓言所感动。“从你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李文祥、王金山精神,你们都是复退军人的好榜样!”老人说:“虽然我现在已经退伍了,但我依然为自己曾是一名军人而自豪。”

迁新居喜滋滋

说起搬到中牟县住上新房子这个话题,王铁文老人和老伴全景娥眼睛里都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王铁文在复员后结识了全景娥。两人结婚后生养了两儿四女,其中大女儿作为移民,已经在去年搬到了新郑市。这次二位老人将和两个儿子搬到中牟新家。

记者问起老人对搬迁有何想法,老人幽默地说:“‘山多石头多,出门都爬坡’,在这山里住了大半辈子,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我家的房屋已经几十年了,是我和老伴一砖一瓦盖起来的,但这跟国家的工程比又算得了啥呢?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们愿意搬,国家给了移民丰厚的待遇,我们都愿意早点搬!”

王铁文当兵前跟从当外科医生的父亲学医,他在部队里毛遂自荐当过军医。复员回家乡后,他继续当起了医生。让记者感动的是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爬遍了镇里的山坡,越遍了附近的山岭,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免费给人看病。记者问起老人为何这么做时,老人随口说道: “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支援中国,我做这点小事何足挂齿。”“搬到新家,大家住的集中,再为大家看病就不用翻山越岭了。”老人笑着说。

贺高寿喜盈盈

王铁文老人今年刚过完80大寿,妻子全景娥也76岁了,两位金婚老人一路风雨走来,相濡以沫,琴瑟和谐。前不久在王铁文老人的80寿辰上,他的大女儿从新郑回来给他贺寿,大女儿说起搬迁后的幸福日子,全家人都乐开了怀。

虽然已经八十高龄,但老军人依然身板硬朗,尽管脸上沟壑纵横,眉宇之间依然保留着军人的英勇之气。记者问起老人为何能保持这么高的精气神,老人笑着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人有三宝精气神! 想起搬迁后的好日子,我就更有了精神头。”

“到了新家,我当医生,儿子们搞种养殖,孙子们上好学校。”老人笑着说,“我们的生活是‘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 、节节甜 ’,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生活越来越好……”村里响起了欢快的歌曲《越来越好》……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记者 生俊东 通讯员 马涛 夏季风)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拟对抗菌药分级管理 严控高价药使用
社科院蓝皮书称城镇贫困人口约5千万被指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