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部门12日首次公开展示了已出土9年的春秋时期楚国文物孤品——“彩绘铜扁壶”。
“彩绘铜扁壶”(2002年出土)和“楚国铜编钟”(1957年出土)均出土于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楚国铜编钟”因其是中国出土的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且演奏出《东方红》乐曲震惊世人;“彩绘铜扁壶”则因其罕见的造型,成为中国古代饮食器具中的孤品。
当日,中新社记者目睹了这个天下无双的楚国青铜饮食器。扁壶高约30厘米,厚约10厘米,腹部两侧和肩部两侧各彩绘有一个线条流畅、身姿柔美的凤鸟图案。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扁壶内装的不是酒也不是钱币,而是一套巧妙组合的“餐具”。在现场,该文物发掘者、河南省文物局专家陈彦堂“变魔术”般打开了扁壶内一层又一层的器皿。
这组器皿共28件,包括10件平口盘、8件折沿盘和4个两两相扣的圆盒,扁壶本身分为上下两截,内部中空。所有器物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尺寸组合在一起,从小到大,环环相扣。
“这种组装方式,在中国目前已知的楚国文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古代饮食器具中也极为罕见,是当之无愧的孤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说。
与其他锈迹斑斑、古色古香的青铜器不同,这组青铜饮食器除扁壶表面和器皿底部有锈迹外,所有器皿内部看上去都十分明亮,金光闪闪。“这颠覆了传统概念中青铜文物的外观形象。”陈彦堂说,“当初出土的时候我们甚至怀疑它是现代的‘假文物’。”
这组器皿使用了焊接、车床打磨、锻打、铸造等多种先进的成型和加工工艺,但对于圆盘、圆盒的成型工艺,文物专家各有其说,迄今尚未取得共识。此外,扁壶的身世、使用功能、装饰风格均还是谜。
“城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境内,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临时国都,是中国现存六座“楚王城”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址。1957年出土中国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