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僧VS长途运输上榜理由:现代“物流业”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诞生的
让人忘不了———
另类解读版本不少
其实,这个“《西游记》10大现代职业启蒙且看另类解读”并不是头一次对《西游记》另类解读。不知从何时起,我国开始了全民“大话西游”时代,《西游记》被赋予了无数个没有出现过的含义,在无数另类解读中,出现了各种流派,“职场西游”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流派。
此流派有着别具一格的解读,把《西游记》从一本神话小说,变成了一本现代商战宝典。像《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从职业角度解读《西游记》》、《从〈西游记〉看现代企业管理》、《从〈西游记〉看绩效管理》这样的文章,开始充斥报纸杂志和互联网页面,其中一些甚至装订成册,出书发行。
说起《西游记》的衍生物,被誉为“最佳网络文学”的《悟空传》当为马首———《南方都市报》曾用专版连续刊载,有人甚至耗资3000万元将其制成一部标准长度的动画电影和一部52集的电视动画片。
《沙僧日记》同样亦受《大话西游》影响,走的是以情动人的路子,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曾感动了无数网上的GGMM(网络用语:哥哥妹妹),它还被《江南时报》列入“2003购书指南”推荐书目。
此外,网上还流传“西游记与团队管理”,将唐僧师徒的关系与现代企业团队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将唐僧誉为“精明的领导者”。还有“西游记团队成员心态解读”等另类分析,都有不少网友热捧。
此外,网上还流传着不少《西游记》的恶搞网帖和漫画,除了网络上的衍生,欧美和日本的电视作品也经常对《西游记》进行继续戏说乃至恶搞。
让人想知道———
为啥爱打《西游记》主意
近年来,《西游记》成为“再创作”次数最频繁的文学名著,为啥大家都爱打它的主意?这部名著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让它经历了历朝历代,仍然可以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记者采访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莫怀戚。
莫怀戚表示,原因有三:第一,不同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现实题材小说,《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与现实联系少,不受现实约束,比较随意,所以给人很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所以更容易“再创作”。
第二,人物形象鲜明个性,有很强的娱乐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生活压力很大的现代人更倾向于演绎这种娱乐性题材。
第三,《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的作品,话题轻松,网友以年轻人居多,所以这种题材更受网友欢迎。
对于网友的这种“再创作”,莫怀戚表示,应该抱着一种包容的心态,理解大众的文化需求,不能把经典当做雷打不动的东西,在尊重和认识的基础上改编和再创作,也是对经典的一种传承。但是,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掌握一个底线,防止文学经典被进行恶趣味的“再创作”,保持文学经典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