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传百年遗音 河北平乡村民自排丝弦历史剧《时苗留犊》

2016-07-15 14:07:44 来源:中新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传百年遗音 河北平乡村民自排丝弦历史剧《时苗留犊》

村民在排练南路丝弦历史剧《时苗留犊》。 张鹏翔 摄

中新网邢台7月14日电(张鹏翔李铁锤代国英)连日来,在河北省平乡县文化大院,每天下午都会有十几名村民忙完地里的活儿匆匆赶过来,他们正在筹备排演南路丝弦新编历史剧《时苗留犊》。这些朴实的农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让南路丝弦传承下去,让这百年遗音能发扬广大。

丝弦又叫弦子腔,相传是元、明弦索调的遗音,已有500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曾遭禁止,清末和老调同台演出,后来吸取昆曲、河北梆子等唱腔,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丝弦因地域分东西南北中五路,南路丝弦活跃在冀南、豫北、晋东南、鲁西北一带,而平乡丝弦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每天下午,平乡县文化大院里,就会聚集了从七里八村凑来的艺人们,他们都是庄稼人,刚忙完麦收,他们就背上铺盖卷来到县城,排演这出叫做《时苗留犊》的丝弦大戏,他们在里面担任着乐师、跑龙套和角儿。

走进排演厅,就会听到铿锵的鼓点、悠扬的板胡及高亢婉转的唱腔。十几名乡村丝弦艺人正在一板一眼的排练着。

“我们正在排演《时苗留犊》,讲的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平乡籍官吏时苗清廉为官的故事,是南路丝弦新编历史剧。”负责此次排演的平乡县红甫剧团团长张红甫称,希望能够为即将被遗忘的南路丝弦艺术做些挽留,让这百年遗音传承下去。

说起平乡丝弦,很多老平乡人马上就会想到被誉为“南路丝弦一枝花”的马俊改,她艺名马小改,从小从艺,功底深厚,也获奖无数。1988年任平乡丝弦剧团团长,直至剧团解散,都是团里的当家花旦。当年的剧团一枝花,今年已经69岁了,她正是此次排演的主心骨。

48岁的庞月芳是马俊改的徒弟,“当年在县丝弦剧团跟着马老师学艺,后来剧团解散,我们这些没有合同的小学徒们就都回家种地了。”后来,因为对丝弦有放不下的喜爱,庞月芳就张罗起一拨爱好丝弦的农把式,农忙时扛锄头,农闲时拉起弦,扮上相,各个庙会去赶场。“我们这十几个农把式在演出里负责演奏乐器、跑龙套和一些小角儿,但是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高兴,因为我们都在为这出戏出力。其实我们这样做,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更多人喜欢它,让丝弦艺术得到传承。”庞月芳说。

“当年我们平乡的丝弦剧团可是火着呢,可有年头没听正宗的南路丝弦了,回想起来那腔调在耳边回荡,久久不散。”60岁的居民陈大志说。

“自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平乡丝弦剧团解散,就再也没有这么正式的排过戏。这次排练《时苗留犊》,能再把平乡的这些丝弦老艺人聚在一起,我非常高兴,最高兴的是大家在一起能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出去。”马俊改说。

平乡县文化馆馆长安春玲表示,丝弦既要培养艺人,也要培养观众。2012年,平乡县南路丝弦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想借此次演出,为南路丝弦申请国家级非遗,让南路丝弦焕发新的生机。(完)

编辑:刁云娇 标签: 平乡县 文化大院 历史剧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飞越太平洋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抵达旧金山

北京南锣鼓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下周起暂停"接团”

美宇航局用4K分辨率拍摄极光 宛如“地球灯光秀”

高清:西沙官兵燃烧青春守护祖国海疆前沿

精彩热图

高清:福州“囧楼”吸引眼球 网友戏称为“最囧建筑”

民众畅游北京南城千亩油菜花海

美若仙子:童瑶大片曝光 精致柔美尽显优雅

台女星肯尼亚案被骗 怒开30万悬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