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河北省疾控中心解析寨卡病毒 支招如何做好预防

2016-02-26 16:31:24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寨卡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会在拉美国家呈现爆炸式蔓延?是否在传播中病毒发生了变异,导致毒性增强?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叮咬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疾病。被感染后的常见征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其病情通常较温和,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它是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通过丛林黄热病监测网络在恒河猴中发现的。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人类中间做出确认。已经在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记录发生寨卡病毒病疫情。

2013年以来,有疫情国家及出现暴发疫情的国家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15年以来开始于智利、巴西等国家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在美洲地区迅速传播、蔓延,目前已经有20多个美洲国家有本地感染病例,报告输入性病例的国家更多,包括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丹麦、芬兰、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另外,2016年1月19日,我国台湾报告了1例由泰国输入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月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江西确诊一例委内瑞拉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由于全球变暖和城市化等影响,蚊虫孳生的环境扩大,因此寨卡病毒有可能会在全球更广范围内传播。

2013年和2015年分别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巴西发生的大型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当局报告称,寨卡病毒病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近期在巴西出现的疫情中,当地卫生当局发现在普通民众中寨卡病毒感染和吉兰–巴雷综合征同时有所上升,且在巴西东北部出生并患有小头症的婴儿数量也出现增多情况。对寨卡疫情开展调查的机构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

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条例(2005)》)建议,继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类似聚集性病例之后,巴西近期报告的小头畸形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聚集性病例,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寨卡病毒会不会传入我国,在我国大面积扩散?

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根据监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的广大区域。

我国存在病例输入风险;目前我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即使出现输入病例,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也低。

近期,卫生计生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其他国家或地区疫情情况,跟进有关疫情防控进展,强化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强与外交、商务、质检、公安、旅游等部门合作,并进一步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

如何做好寨卡病毒的预防?目前有没有疫苗?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感染寨卡病毒后,约80%的人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一般持续2-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见。

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公众如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

建议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确需赴这些国家或地区时,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若怀疑可能感染寨卡病毒时,应及时就医,主动报告旅行史,并接受医学随访。(完)

编辑:刁云娇 标签: 寨卡病毒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飞越太平洋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抵达旧金山

北京南锣鼓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下周起暂停"接团”

美宇航局用4K分辨率拍摄极光 宛如“地球灯光秀”

高清:西沙官兵燃烧青春守护祖国海疆前沿

精彩热图

高清:福州“囧楼”吸引眼球 网友戏称为“最囧建筑”

民众畅游北京南城千亩油菜花海

美若仙子:童瑶大片曝光 精致柔美尽显优雅

台女星肯尼亚案被骗 怒开30万悬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