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李岚清篆刻书法素描艺术作品研讨会海口举行

2013-10-02 10:58:08 来源: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9月29下午,由海南省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和省文联主办的“艺海文心——李岚清篆刻书法素描艺术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来自全国和海南省内的30多位篆刻、美术、书法和出版、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畅谈观展感想,围绕李岚清同志的篆刻、书法、素描艺术进行了热烈探讨。

“岚清同志把篆刻这样的小众精英艺术变得不再是象牙塔一样高高在上的东西。”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苏雨恒认为李岚清篆刻艺术的最大特点便是群众性。“从内容到形式,他的作品都将现实生活与篆刻艺术紧密联系起来,在创作中记录了来自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让篆刻变得充满了群众性和生活性。还有就是,他经常会为自己的篆刻配上诗词、题记、短文、照片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使篆刻更容易读懂。”

西冷印社出版社社长江吟表示,作为艺术家的李岚清更是优秀中华文化的推广者。“一个耄耋老人投身篆刻,除了本身的兴趣爱好外,他的出发是为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对自己提出的‘大众篆刻’理念身体力行,值得每个人尊敬。”

在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承利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艺术语言的高度统一、相互联系”。他从书法的专业性上展开发言,“作品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作品线条非常清雅、健朗,外形“瘦硬”,非常符合书法的传统审美共性。二是人文底蕴浓厚,作者不仅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融入了书法,还将自身音乐、诗歌、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艺术素养结合进去了。”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刘丹从学生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作品赋予了篆刻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凡历程和巨大变化。印象最深的那126张肖像素描作品,描绘了一批文化名人,让我们关注艺术本身的同时,又铭记了这些人物,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是后辈学生学习的典范。”

整个研讨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与会人员积极发言,一致认为李岚清篆刻艺术集篆刻之工、书法之精、素描之妙、诗句之雅于一体,为广大观众带来的不仅是艺术的享受,还有深刻的感悟和启迪,更体现出古老的中华文字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

深受感染的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颜家安更是现场朗诵起了自己的新诗《拜观岚清公篆刻展感赋》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和羹调鼎未计年,不堪秋霜上华巅。老来尤喜腰脚健,登罢寿山下青田。青田有石醉红酡,润如脂玉带烟萝。风声雨声金石声,国事民事总琢磨……”

研讨会结束后,在海南省省委副书记李宪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副省长王路的陪同下,李岚清同志亲切会见了与会的专家学者,并与他们合影留念。他寄语与会人员,一个国家的强大靠的不仅是硬实力,同样需要软实力,我们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贡献力量。(记者 田亦楠)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