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服装加工业,以家庭作坊起步,历经30多年来的市场风雨洗礼,鼎盛时期全镇“一片机织声”,大小加工厂家达100多家。如今,曾为当地人带来财富与骄傲的产业却生存困局,该镇服装加工厂数量从2011年初的48家减少到现在的32家。如何让东山服装加工产业走出困境?这不应仅成为厂家思考的现实问题。
成本有增无减 加工费十年未变
东山镇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王连文介绍,当地以员工人数区分服装加工厂的规模大小,有50名员工以上的厂才能称为大厂。从去年到今年初,东山一些小厂先后关门并不为奇,但通达、仕俊两家员工各达100多人的服装加工大厂先后倒闭,在该镇服装加工界引起较大的震动。
“其实这么多厂倒闭也在我们的预料中,今后还会有厂关门”。王连文表示,上世纪90年代,由于服装加工没有现在这般竞争激烈,那时的代理加工(包括辅料)费每条可达16、17元左右,每月800元都可请到工人。但从去年以来,工人工资从原来的每月1000元普遍增加到1200—1300元,水电费、辅料等都涨价了,但这么多年来,代理加工费却没有随之上涨,反而普降到现在的每条15元左右,“你不做,客户就会交给别人做,因竞争激烈一些厂只能低价接单。”王连文说。
东山广丰制衣厂厂长邱光雄称,除了各项成本的增加,按厂区面积计税的税收方式也让企业难以承受。以该厂为例,原来每月需缴税1000多元,自2004年老板按消防部门的要求,在东山农场新街建起现代化的新厂房后,税务部门就以厂区面积计税,一下增加到现在的每月6000多元。邱光雄认为,对当地服装加工业来说,科学合理的计税方法也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
员工有减无增 工厂有单难接
除了成本上涨让东山服装加工厂叫苦不跌外,员工流失大、招工难也成为当前摆在众多厂家面前的难题。
东山创兴服装厂最多时达到200多人,这几年来,员工每年都在减少,仅今年来就流失了30多人,新招聘进9名员工,这9人也不算是新工人,而是其它厂关闭后进来的。厂长曾令旺说,因人手紧缺,不久前接到“罗马世家”品牌的加工订单,要求2个月内赶工出货,对此厂里不敢接单,“不能按时完工出货,就要面临罚款赔偿。”
万福隆服装厂老板张梦富坦言,自己厂经常接的都是小单,量都不大,这些订单都是转过手的,因为第一手的订单根本不敢接,因人手不够,担心量大完不成工,同时回收大笔的加工费也有风险。
广丰制衣厂生产车间一楼左侧一个大房间内,摆满了闲置的锁边机。厂长邱光雄说,今年以来工人流失了30多人,却没有成功招进一人。他分析认为,除了行业工资跟不上市场物价上涨外,很多工人在当地厂里技术娴熟后,就跑到广州等地打工,以获得更高的薪资。
王连文表示,尽管政府每年都在当地免费开展服装加工技能培训,今年来共举办4期培训300多名本地农民,但新进的工人数根本追不上流失的人数。“很多厂家也意识到善待挽留员工的重要,但因加工费没涨,如给员工涨工资厂家就面临亏损,最终只能关门。”
自主品牌 遭遇资金瓶颈
记者了解到,其实很多规模较大的服装厂都曾尝试过打自主品牌闯市场。创兴服装厂原来的自主品牌是“圣宝龙”,坚持了10年左右,由于市场销路不好,最终改为全部替人加工。万福隆服装厂老板张梦富曾做过“布迪丹儿”等3个服装品牌,在海口得胜沙开过专门的服装批发店,有的做了10年、8年,由于跟不上服装市场潮流,最终也偃旗息鼓。
一些服装加工厂负责人认为,做自己的服装品牌需要投入上千万元的广告宣传费用,对于这些靠家庭作坊起步的工厂来说,很多难以承受,况且投入出去并不一定能回收效应,与其冒险不如替人加工稳当。
尽管当地成立了东山镇服装行业协会,但记者了解到,该协会其实就秘书长兼会长王连文一人,其它副会长都是由各服装加工厂负责人兼任。王连文介绍说,协会主要工作是控制各加工厂相互挖人,接到工厂举报另一厂“挖墙角”的反映后,就由协会出面,将工人送回原先打工的工厂,避免恶性竞争。如何利用协会整合资源,统一接受订单,实现服装人才、技术设备、加工信息等资源共享,有关人士认为,该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还有待挖掘潜力。
在东山镇墟上,不时可看到戴着老花眼镜的老人坐在家门口手拿剪刀剪服装加工后留下的线头。据东山镇服装行业协会初步统计,当地服装加工从业人员目前有2000多人,依靠这一产业链从事后续加工、运输、贩卖布匹辅料等间接从业者不在少数。
“照现在的状况,最多只能再撑四五年。”王连文说,“每当一家工厂倒闭,大家都心里不好受,毕竟东山服装加工已经挺过了30多年。”(记者谢大强 王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