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7月我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6%,比上月上升2.6%。这是继5月、6月连续两个月下滑之后的首次上涨,并且涨幅较大,与连续4月走低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形成鲜明对比。
指数上扬显示出经济活力
据介绍,中国非制造业PMI指数体系,由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10项扩散指数构成。由于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一般来说该指数达到50%以上,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总体上升或增长;低于50%,反映非制造业经济下降或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7月商务活动指数为59.6%,新订单指数为55.6%,环比有较明显上升,表明非制造业经济增长趋于强势。其中,7月份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6.5%,环比增加2.3%,为历年最高,表明“转方式、调结构、扩就业”的质量效应有所显现,经济增长依然充满活力。
保障房拉动效应开始显现
对于此次指数的公布,长城证券分析师张新建最为关注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资料显示,7月新订单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2.1%。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最高为64.2%;生产性服务业次之,为57.4%;消费性服务业最低,为51.4%。20个行业中,航空运输业、建筑装饰业、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和铁路运输业等行业高于50%;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低于50%。
“下半年各地保障房大量开工,推动了建筑业新增订单的增长,在对宏观调控之下,大量建设保障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张新建分析说。另外,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带来好消息,7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6.5%,环比上升2.9%。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最高,达到63.3%;生产性服务业次之,为56.4%;消费性服务业最低,为54.3%。
价格上涨压力依旧
虽然非制造业PMI指数逆势上扬,但高企的通胀预期仍然阴云不散。统计显示,7月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为63.1%,环比上升1.5%。分行业来看,建筑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较为接近,分别为64.4%和64.5%;生产性服务业最低,为60.4%。20个行业中,住宿业、餐饮业、铁路运输业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等行业高于60%;水上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在50%至60%之间。
张新建表示,从新订单指数和新增出口订单指数来看,消费性服务业均为最低,让人颇为忧虑。此外,消费性服务业中间投入价值指数偏高,可以反映出当前该行业人力成本剧增带来的压力。另外,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认为,虽然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但出现明显分化,价格环比出现上涨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等消费领域中,显示食品价格上涨仍是当前物价上涨的主因,而非消费领域的很多行业则呈现继续下降或增速放缓的趋势。
来源:长沙晚报(记者 彭翔)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