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非制造业PMI为57.0%,连续2个月回落,是4个月以来的低点。此外,前一日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9%,连续3个月回落,并创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
两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逐渐降温,加之高企的CPI,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经济增速急剧下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两项PMI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逐渐降温,通胀压力也在逐步缓解,第二季度GDP可能进一步减速。此外,为控制通货膨胀,国内紧缩性政策短期不太可能转向。在调控政策作用下,国内经济增速可能仍将进一步放缓,将全年GDP预测增速调低为9.5%。
连平同时指出,经济增速的适度放缓是宏观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目前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充足,经济增速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回落,年内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滞胀”。
有专家认为,在中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的大背景下,PMI开始不断回落,但又处于50%上方,表明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7月2日发布的2011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称,从拉动GDP的三大要素来看,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全年不会出现明显下滑,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不会出现滞胀。今年中国CPI涨幅将达4.7%,GDP预计为9.63%。
但与以上稍显乐观的判断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两项数据并不能表明目前的通胀在减轻,CPI和经济增速都在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在袁钢明看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预测的全年数据,有点理想化了,全年CPI不一定会控制在5%以下,GDP增速可能也会低于9.5%。
“现在中国不是软着陆,而是正朝着硬着陆的边缘滑动。”袁钢明认为,从动态上看,中国增长速度逐月减慢,通胀水平逐月上升,中国已经滞胀了。“GDP如果降到7%、8%,就是严重的萧条和危机了”。
6月或为通胀高点
尽管市场普遍认为,两项PMI数据的持续下探说明,中国通胀压力在逐步缓解,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通胀还将困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6月20日至26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仍有上涨。
其中,猪肉价格更是屡屡刷新2008年以来的高点。此外,旱涝急转的天气给部分地区的水产养殖带来了灾难,水产品价格应声而涨。而从5月数据可以看出,猪肉、鲜蛋和水产品已代替前期的蔬菜成为CPI最后“登顶”的推手。
“考虑到下半年翘尾因素将逐步降低归零以及政府对物价的调控措施将逐步发挥作用,预计本轮通货膨胀周期高点将在6月份出现,下半年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连平预计,6月份CPI同比增幅为6.2%左右,将再次创出年内新高。
他还指出,在劳动力成本长期看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位徘徊等因素的影响下,物价回落幅度可能有限,至年底11、12月CPI同比可能仍居4%左右。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的年初目标较难实现,但应该能控制在5%以内。
持续降温的经济,居高不下的CPI,给下半年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袁钢明认为,“之前的调控措施并不合理,货币收缩得太急、太狠,加息的方法相对比较缓和。”
袁钢明认为,很多企业要依赖贷款的正常供给来实现正常的经营,如果一味用紧缩的方法来抑制通胀,将得不偿失,广大中小企业所受的压力将远远大于数字所表现出来的情况。
“然而,现在有一种担忧,即担心地方融资平台的崩溃,因为现在地价和房价主要靠低利息来维持,如果利息提高,这些借款来投资房地产和土地的,将承受不了。”袁钢明表示,从政府的角度,可能不太会采取提高加息方式,而是等物价下落,负利率减缓。“但如果不提高利息,决策就更加危险了。”
有专家指出,由于实际负利率仍然高达200个基点,央行仍需要提高基准利率,预计中国央行可能在6月宏观数据公布前加息一次。除此之外,第三季度再度加息一次的可能性也较高。
来源:国际金融报(黄晶华 见习记者 余雪菲)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