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下36个月以来的新高。猪肉价格暴涨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不仅直接影响食品价格,甚至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
中国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数据也显示,仅今年6月份,猪肉价格就环比上涨了13.3%。
此前一个月,食品价格环比一度下降了0.3%,然而被猪肉“绑架”之后,食品价格环比再拾升势。
在安信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尤宏业看来,当前猪肉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猪肉价格是2007年以来的历史低点,养猪户因此减少养殖,进而导致供应出现偏低所致。
来自上海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的数据显示,6月初,生猪平均出场价格是18.05元/公斤,而到7月1日,这一价格已经上涨到了19.31元/公斤,一个月的涨幅就达到了7%。
经过中间环节,到达菜市场和超市的时候,猪肉价格让消费者咋舌。
“现在纯精肉19元/斤,肋排25元/斤,里脊肉20元/斤……这么贵的猪肉价格实在有点儿买不下去。”经常在浦东樱花路菜市场买菜的吴阿姨向记者表示。(新华)
食用油限价令到期 花生油悄悄涨
据《京华时报》报道,国家发改委去年底以来对食用油企业的6月底前再次暂缓提价的限价令开始被打破,记者昨天从北京一些大型超市证实,超市已接到鲁花花生油提价通知,上涨幅度最高近7.6%。
北京一些大型超市证实,鲁花花生油提价,涨幅最高近7.6%。广东超市金龙鱼等大品牌食用油价格5升装的涨了2元。去年年底,发改委要求食用油价格平稳。今年4月,发改委建议6月底前再次暂缓提价。目前,发改委限价令已到期。业内人士称,这可能引发食用油行业补涨潮。
不过近日又有消息称限价令可能再次延期至8月15日。尽管该消息未得到证实,但金龙鱼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成本与销售价格仍处于倒挂的局面,至于今年内是否会提价暂时不好说。
李稻葵:CPI数据标题意义大过实际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微博点评称,6月CPI高,标题意义极大,实际不一定,凸现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性。李稻葵分析称,CPI数值6.4%, 2/3是食品贡献,其中1/5是猪肉(贡献)。“不出重大意外,下半年这两项(食品和猪肉贡献率)会下来。”
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测算结果,在6月份6.4%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采用新权数计算的6月份CPI同比涨幅为6.355%,环比涨幅为0.277%。
李稻葵就此评价称,剔除翘尾因素,环比CPI为0.277%,折年率3.5%左右,没那么吓人。重点还是管理通胀预期,存款利率调整很重要。 (柳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