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贵州政协副主席谢晓尧回答记者提问 张丽 摄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在南极试点可再生资源。”3月4日,在省委宣传部全国“两会”宣传工作组组织的“民营的力量”专场主题采访活动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政协副主席谢晓尧说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为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也是贵州省首位南极科考队员的谢晓尧,今年向“两会”提交了一份在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试点使用风能发电的提案,“这两天我在拼命整理这个提案,尽量让它有说服力,能够立案下来。”谢晓尧觉得中国作为南极的协商国,对南极的环境保护有着关键作用。
目前在南极,有将近40个国家,建了50多个常年站,一百多个非常年站。这些站除了极少数国家使用新能源之外,绝大多数的站都在使用柴油提供的动力,“南极使用的柴油都是负35号的柴油,烧这样的油,将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谢晓尧觉得,随着越来越多的各国科考站的建立,以后的污染将越来越大。
“我在长城站待了五十天,我感觉随时都有大风,低的是五级,高的是八级、十级,这个风能不能用起来?”从这个思路出发,谢晓尧做了科学的计算,“我们的长城站,只要128千瓦的发电机就可以供全站使用,用四台二十到三十千万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就可以支撑下来,这样的话就能把柴油作为一个备用,用风来作为能源。”说起自己的提案,谢晓尧觉得不仅是他个人的责任,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
采访活动结束后谢晓尧与他的南极科考队友一起为“贵州点赞”。 张丽 摄
虽然对于自己的提案有些“激动”,但谢晓尧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对于可行性的问题,昨天晚上我还在和一些国内的顶级教授商量,我觉得国家没有必要一下子投那么多钱把所有的风能发电全部换成风力发电。”谢晓尧认为对于试点新能源,应该先做试验。“我特别害怕浪费国家的资源,要是建起来了,以后又扛不住南极那么恶劣的气候条件,不是就变成了一个铁的疙瘩丢在那边吗?”谢晓尧希望就算自己的提案被国家认可,都应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做。
同时,在提案之外,谢晓尧也提出了“越来越热的南极游是对南极环境污染另一个最大的因素”这一观点,谢晓尧认为游客对南极的污染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噪声的污染,一个是垃圾的污染,还有一个是采伐的污染。“大量的人流进来以后,它的荒野和美学很多东西都不存在了。”他觉得南极旅游一定要规范和有序,否则这样下去的话,南极的美将不复存在。“现在国家富强了,前往南极旅游的国人越来越多,在还没有国际统一规范的情况下,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爱护南极。”
(记者 苏江元 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