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于在贵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倍受全省各族人民关注的第五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于10月18日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的拉开帷幕。
省民委副主任吴建民认为,随着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满足各族群众文化需求和保障基本权益的重要内容,成为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方面,举办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成为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展示贵州民族文化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全省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载体,成为创新民族文艺品牌的重要途径。
省文化厅副厅长黎盛翔介绍,本届会演的筹备工作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地民委和文化部门齐心协力,体现了良好的合作氛围;二是精品意识明显增强,本次参赛的剧(节)目,无论编、导、舞台美术、灯光、音响等质量,较往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三是注重参赛作品的长期效益和后续利用,从一开始就立足长远,不再是就比赛而比赛;四是剧(节)目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浓烈,各代表团特别注重对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地域特色的发掘,散发出浓烈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五是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既有原始古朴的表现,又有时尚新颖的编排,特别是高科技舞美技术手段的运用和舞台包装,给大家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据了解,本届民族文艺会演有五大特点:一是力求一个“早”字,做到工作早准备。本届会演从2012年8月开始筹备,省里于去年11月组建了筹委会,省长陈敏尔、常务副省长谌贻琴、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喻红秋,副省长蒙启良、何力等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办好第五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指明了方向。二是寻求一个“多”字,做到形式多样化。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艺术形式多样化上加大力度,力求把各民族独有的、认同的、接受的艺术形式来塑造本民族的形象。从参演的10台剧目中,有歌剧、歌舞剧、歌舞诗、花灯剧,还有布依戏;从剧目涵盖少数民族看,有苗族、布依族、彝族、土家族、水族、仡佬族等单一少数民族的剧目,也苗族、侗族两个少数民族的剧目,还有多个少数民族的剧目,开创了了综合剧目与主题剧目结合、现代题材与历史题材并进的新局面。三是谋求一个“特”字,做到剧目特色显。民族性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智慧的积淀,在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创作中,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尤其是注重把那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艺术加工后搬上舞台。四是追求一个“高”字,做到作品高质量。为了提升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质量和水平,首次组织了包含评论、编剧、舞美、音乐、舞蹈等各方面的专家组,历时近一个月,行程5000多公里,赴各地剧(节)目排练第一线指导,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升参演剧目的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是务求一个“节”字,做到会演节俭办。本届会演压缩规模及经费,参演人员减少两成半,会演经费预算减少近五成,同时减少演出场次,减少奖项设置,简化开闭幕式。
(记者 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