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省假日办统计,“十一”黄金周7天,贵州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43.04万人次,同比增长25.13%;实现旅游总收入91.09亿元,同比增长26.96%。
据悉,“十一”黄金周期间,纳入贵州省50个重点监测旅游景区综合收入30.5亿元,其中排列前15位的景区门票收入1.39亿元。其中,排名第一的黄果树景区门票收入2580.63万元,排名第二的荔波漳江景区门票收入2273.8万元,排名第三的镇远古城门票收入2178.88万元。15个新景区(含新项目)接待总人数215.19万人次,占黄金周接待人数的14.91%,综合收入17.24亿元,占黄金周总收入的18.93%。
“十一”黄金周,贵州省96家重点监测的饭店平均出租率达80.19%。截止10月7日,全省民航进出港航班1897架次,进出港旅客23.43万人次,同比增长22.48%。铁路进出791趟车次,进出旅客78.4万人次,进出旅客同比增长23%。公路客运发送乘客共计1246万人次,同比增长7.14 %。
“十一”黄金周期间,贵州省假日办未接到旅游安全事故的情况报告。接到各地游客情况反映及咨询电话共123个,其中有效投诉42起,省假日办和旅游质监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妥善处理。
据介绍,今年“十一”黄金周,贵州省旅游市场呈现出大交通带动大旅游、大执法带动大提升、大景区带动大发展、大建设带动大升级、大活动带动大增长、大宣传带动大市场等特点。依托快捷交通,构建“快进漫游”产业体系,“车窗风景”、“流动的风景线”成为新亮点、新卖点,来自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广西等周边省市的自驾游车辆大量涌入贵州,上海、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以及南京、杭州等消费能力较强的中东部城市自驾游车辆在贵州省各大景区屡见不鲜。汽车露营地、自驾车营地、攀岩、山地运动等旅游新业态大受游客欢迎,自助游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黄金周期间贵州省新老景区交相辉映,集体发力,观光、度假、康体、养生、温泉、运动等多元化的业态体系满足了游客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需求,以荔波、黄果树、湿地公园等为主的亲水游,以镇远、青岩等为主的古镇文化游,以西江苗寨、黎从榕侗文化等为主的民族文化游,以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黎平会议会址等为主的红色文化游,以息烽温泉、保利国际温泉等为主的温泉疗养游,以百里杜鹃、梵净山等为主的户外生态体验游备受游客追捧,带动假日旅游市场持续繁荣,全省各大景区接待量再创新高,持续“爆棚”。
贵州省100个景区的建设的新景区、新项目日益成为市场新锐,今年“十一”黄金周首批推出15个新景区、新项目,部分老景区通过配套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开发、文化内涵拓展,加快了景区“升级版”的改造,为景区赋予了新的内涵,加上一批全新景区集中进入市场,极大丰富了假日市场旅游产品的供给,为旅游市场向品质游、深度游、个性游转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假期旅游市场带来了可观效益。第八届旅发大会承办地六盘水市推出的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妥乐古银杏—乌蒙大草原度假区游人如织,成为市场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