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游客在贵阳小车河湿地公园的石桥上漫步。新华社记者 王念摄
项目监管“做减法” 生态产业“做加法”
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说,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既要保护生态,又要提速发展,贵阳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项目监管上“做减法”,同时培育生态产业链“做加法”,这“一减一增”腾出环境容量,也找到了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贵阳每年婉拒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都在300亿元以上,所有项目需通过专家库评审投票。
今年年初,为摸清贵阳产生雾霾的来源,贵阳市生态委领衔,建设局、城管局、各区县市等多方联动,摸清了PM2.5超标的几大源头,并对此各个击破,实施整治工地、道路扬尘、治理工业废气等“七大工程”。今年4月,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贵阳市空气质量从22位上升到11位,5月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已排至第5位。
“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这是贵阳最大的比较优势。”贵阳市市长李再勇说,2012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生态产业”也将成为贵阳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我们将建立数据库、项目库、专家库给予支撑。(记者 王念 王丽 王橙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