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科技点燃贵州山区蓝莓产业“希望之火”

2012-07-20 09:55:43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前天接到客户500多斤蓝莓订单,可惜采摘的已经卖完了,只能把订单推掉。”地处西部山区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宣威镇农民潘朝英说。

作为宣威镇第一家自主发展蓝莓种植的农户,2008年潘朝英贷款80多万元,承租了150多亩山地进行蓝莓种植,并在对口帮扶项目补助下建造了冷库和蓝莓酒窖。

记者在她家的蓝莓基地看到,每株蓝莓结出的果实有白有黑,并不是同时成熟。“先成熟的果子先摘,熟一颗摘一颗,从6月初一直持续到9月底。”潘朝英说。

“我家已采摘了2000多斤,约占三分之一。按照鲜果平均30元一斤计算,预计今年蓝莓收入近20万元。”潘朝英算账说,他家今年不但能还清贷款,还能有富余资金购置养猪、养兔的设备。

麻江县率先在贵州开展蓝莓引种试验,先后攻克了蓝莓繁育、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技术难题,2006年开始进行产业化推广。

麻江县副县长黄绍海介绍,麻江通过自主投资、招商引资、项目支持、对口帮扶等形式,在荒山上建立示范种植基地,引导当地农民投入到蓝莓种植当中去,越来越多像潘朝英这样的农民靠种植蓝莓走上致富道路。

目前,麻江县已成立了蓝莓产业技术协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带动400多户农户种植蓝莓。在蓝莓产果期可解决农民工就业7000多人,农民种植蓝莓每亩地每年可收入1万元左右。

据介绍,当地所产蓝莓风味独特、酸甜适宜,鲜果及蓝莓红酒、蓝莓饮料、蓝莓、蓝莓干果等产品已经投放市场,远销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供不应求。

目前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基地面积已超过2万亩,约占全国人工栽培面积的10%,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20万亩以上蓝莓基地,当地政府正在规划延伸蓝莓产业链。

来源:新华网(记者 杜涓涓 杨洪涛) 编辑:宁波

编辑: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湖南张家界天门山迎首场雪

北京举办122交通安全日活动

马里人质劫持事件遇害人员遗体回国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1月21日-27日

精彩热图

大熊猫“华姣”顺利抓捕 将于19日放归野外

昆凌确定出演《温柔的子弹》 王学圻导演首秀

袁姗姗清晨素颜出街 戴圆形镜框可爱呆萌

《007幽灵党》曝双特辑豪车追逐火车肉搏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