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贵州松桃苗绣在发展中传承

2012-05-25 09:53:5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苗族盛装的男女飞扬热情的敲打着花鼓,活泼可爱的梵净山金丝猴,栩栩如生的活化石硔硐,这些充满着民族和地区元素的素材,在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营业店铺,以刺绣的形式一一展现在眼前。

苗族历史源远流长,其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这个古老的民族,因为没有文字,歌舞、刺绣便成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松桃苗绣,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贵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苗绣人才迅速减少,技艺传承面临"断层"的今天,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促传承"之路。

成立于2008年的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苗绣传承路的直接推动者。

公司董事长石丽萍介绍说,公司一成立首先召集刺绣高手成为主管,对年轻员工进行培训,年轻员工学成再到农户家,手把手培训留守儿童和妇女。实现材料、技术、销售一条龙的"公司+基地+农户"营销模式。

"几年间,公司已有员工260多名,3100名农村妇女靠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获得了财富。"石丽萍说。"去年销售总额近900万元,公司提15%用于发展,其余全是老百姓的。"

只有实现了经济效益,保护和传承才可能更好地继续。在公司生产房,只见纺车转动、飞针走绣,数十名苗家女正忙着刺绣。1985年出生的苗族姑娘田茂缓是在公司招进来的第一批员工,而今她的技艺已达到民间大师级别。她说:"小时候跟母亲学过,上学了没时间再继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去了。"

"在公司不仅把丢失10多年的手艺拣了回来,还能挣钱,一个月工资3000元,比打工强多了,我要一直干下去。"田茂缓甜甜地笑着说。

81岁的老母亲龙成芝也在现场对姑娘们指点着。在石丽萍心中,母亲是最棒的。可老人谦虚地说:"我的奶奶、母亲可是刺绣高手,她们可以用指尖在布上画图样,随后就能绣出来。"

传承,是创造财富的基础。今年43岁的苗家女田应芝从15岁开始学苗绣,2010年成为松桃县唯一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传人。从公司组建至今已带了300多个学员。

她对记者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没人愿学苗绣,眼看后继无人。是公司给我搭建了平台,能够让我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一些作用。"

顺应时代的传承,使松桃苗绣逐步赢得了市场。几年来公司苗绣的技艺和内容上不断突破和创新,先后发展了花鼓、鸽子花(硔硐)、梵净山风光、鱼龙图腾、生活习俗及民间故事等六大刺绣系列共220个品种,畅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还销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通过努力,松桃苗族刺绣成为西部地区手工艺免检产品,获得了国际质量体系论证,去年又被确定为外交部指定礼品。

"苗绣是我们从小穿在身上,学在手上的传统技艺,我要把母亲的手艺传承下去。下一步,公司要建商蚕(原料)基地、染料基地,做大做强苗绣产业,同时还要把散落在民间的苗歌收集起来,苗族服饰做起来。到2015年,完成1个亿产值,带动2万苗族妇女就业。"几年的民族文化传承之路让石丽萍意识到,开发苗族文化商品,不仅传承民族文化,更是扶贫开发的大事业。

来源:新华网(周芙蓉 张晔) 编辑:宁波

编辑: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南京:超大性感“芭蒂娃娃”惊艳亮相

沈阳怪坡东北虎园东北虎一胎产5仔

福建全力处置古雷石化大火

精彩热图

小区建筑工地旁的“火山口”

广西17岁少年辍学打工救弟

河北献县发现一座反映唐代人富足生活的古墓

山东12岁男孩与精神病母亲被锁屋内8年 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