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贵州海龙屯"公益慈善+考古探秘"走出文化扶贫新路

2012-05-23 13:42:05 来源:贵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公益慈善+生活体验:城市走进乡村真情扶贫

一如往年的这个时节,海龙屯上细雨绵绵,5岁的王燕背着贵阳阿姨送来的书包,数着爱心玩具、橡皮、文具盒、小袜子,偷偷地抹眼泪。

王燕的妈妈不堪贫困生活,弃她而去,留下她、7岁的姐姐和64岁的父亲相依为命。一家靠务农和每日捡拾山上游人随手乱弃的垃圾得10元收入维持生计。

今年4月下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遵义市文体广电局、汇川区文体广电局联合组成考古队入驻海龙屯,展开海龙屯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其间,了解到海龙屯居民的真实生活,并经深入摸底,拟出9户困难户。5月初,"小梅访谈"栏目组与海龙屯考古队共同发起"海龙屯公益慈善"倡议,并联合贵州银发工程志愿者协会、假面微博群、贵州都市报、贵阳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团队在微博上共同发起活动,两周内筹集到计约2万元物资和现金。

5月12日上午10时,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龙屯考古队现场,"海龙屯公益慈善+考古私密游"活动热闹举行。来自贵阳的志愿者代表、海龙屯考古队全体队员、王武志等9户贫困户及当地30余名村民代表出席活动,现金、衣物、食品、文具等被一一发放到捐助对象手中。物资和现金按贫困程度和社会人士指定对象予以发放。

我们在走访重点资助对象王武志家时,看到他家徒四壁,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床上被褥凌乱破旧,散发出阵阵霉味。64岁的老人身体还算好,妻子两年前弃下他和两个幼女出走,几次接回来,又不辞而别。老王说:"我每月有350元现金收入,是文管所发给的清理海龙屯上垃圾的卫生费。大女儿上学前班学费就占去180块,还要供养5岁的小女儿,每天给她们零花钱就要好几块,这个账不敢细算。可是只要她们能读书,我会尽力去满足她们。"

两个女儿在屋檐下的板凳上兴高采烈地拿出刚刚收到的"礼物",开始在本子上"画"字。王武志坐在她们身边,和我们闲聊:"孩子从山上到玉龙小学,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赶路,中午不回家,就在学校附近自己买点东西吃。"他的长女每日午餐的开销2到3元,每月开销近100元。

12岁的夏林燕是此次受捐对象之一。生下来才两个月,父母便弃她而去,她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迈多病,照顾自己都很困难,她就被抱到大爹家,不久又抱到三爹家逐渐抚养长大。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夏林燕有点"野",已经上小学六年级的她却不能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

"感谢各位好心人对海龙屯的关心和帮助,谢谢各位志愿者能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将物资带到海龙屯。"在捐赠仪式现场,海龙屯村村民葛永强代表受捐助家庭发表感言,表达了对爱心人士和考古队的深深谢意。"考古队上山最先关心的是山上老百姓的生活,以群众利益为基础,对海龙屯的考古发掘也能帮助海龙屯人民更好地宣扬和传承海龙屯文化。"

扶贫山区+亲历考古:公益慈善结出精神之旅

5月12日,李达强蹲在万安关古老的城墙下,拉着马儿吃草,等待游客在转悠。"最近有些天能收入300元,收入说不一定,有时高,有时低。"李达强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靠着牵马驮人上海龙屯维持生计,每年挣些小用钱是没有问题的,好的时候,一年还能有近万元的收入。

今年,考古队上山以来,带来海龙屯一次旅游热潮,上山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也给李达强等带来不少生意。

我们在海龙屯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许多村民正忙着清理建筑基址上的泥土、清洗出土文物。这些村民都来自海龙屯附近的村庄。考古队雇了近40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报酬为每天70元。一位郑姓村民说,如果考古队呆上3个月,他将收入6000多元,超过他家去年所有庄稼的收成。

这次考古发掘过程对公众开放,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观摩。"很多游客骑马上山,单程至少要收50元。"一位专为游客牵马的村民说,最近10多天来,他每天毛收入都在200至300元。在海龙屯下,像他这样的村民,有20多位。

考古队的到来,开启了海龙屯旅游发展的新路径。这个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军事城堡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对未来的旅游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喜讯。

海龙屯旧称龙岩屯,坐落于汇川区高平镇海龙屯村龙岩山东。这里孤峰一蒂,四面陡绝,地势十分险要。据研究,海龙屯始建于南宋末年蒙军大举南攻之际,后经不断修葺,成为"飞鸟腾猿不能逾"之地。明万历年间,这里成为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的重要军事堡垒。万历二十八年(1600)农历四月十八至六月初六,二十四万大军围攻50余日,方破屯而入,结束了杨氏在播州700余年的世袭统治。

海龙屯考古队领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说:"海龙屯是在抗蒙背景下出现的一组军事防御设施。修建之初,朝廷曾派员促办,并斥资援助,因此它的出现代表着国家意志,是一种国家行为。数百年后,这里却成为'逆贼'反叛朝廷的军事大本营。古播州二千里疆土上家与国的情势因此而风云转换。这是一处充满故事的神秘之境,还有很多历史之谜等待考古发掘去一一揭示。"

环屯而建的城墙全长约5公里,屯内面积为1.5平方公里。屯之南北两侧为悬崖,东西有道上下,建有关隘,至今岿然屹立。屯内遗有新王宫、老王宫等建筑群遗迹,前者据民间传说是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的宫殿。海龙屯遗址2001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3月以来,贵州省文物局正式启动海龙屯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海龙屯遗址公园的建设。

穿越古老的城门,水滴叮咚而落,斑驳的老石头躺在历史的深处,看着行人匆匆穿越,一百年、两百年、七百年。仰望天空,坍塌的城门洞上小草无声地生长,变成一个灰度的剪影。站在屯上,有一种时间的维度无法企及,穿过历史的声响,海龙屯惨烈厮杀已经被一束粉红开放的野花简单淡化,火红的杜鹃是不是悼念着历史的回声?

目前海龙屯考古发掘工作正有序进行,新发现不断涌现。捐助活动期间,志愿者夜宿山地,感受明代军事古屯堡的辉煌壮丽,参观海龙屯考古发掘现场,见证了一场爱心浓浓的仪式,并体验了一次饱含精神价值的考古私密游,也是一次公益慈善之举结出的文化精神之旅。

多方参与+文化互动:推动构建本土文化自觉

海龙屯上有一家客栈-播州农家,这里是考古队的驻地。80后当地"老板"葛乾江,带着妻子已在山中"隐居"5年之久。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上山之前曾被骗做了一段时间传销。一直想着改变自己的葛乾江后来洗心革面,上山来开了"播州人家"。头几年做的都是亏本生意,去年毛收入达28万元。"今年考古队的进入,帮海龙屯挖掘了价值和文化,还带来了媒体,我的生意就开始好起来。"

5年的山里生活,葛乾江说这又孤独,又不舍。孤独是因为在山里生活单调乏味,不舍则在于他对海龙屯深深的热爱。"家里人都说'播州农家'是亏本生意,让我下山做点正事,可是我不舍,我爱海龙屯,爱它的风景,爱它的历史,于是我坚持。"

葛乾江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龙屯考古队刚进入海龙屯时大家都很不理解,后来乡亲们看到了他们为海龙屯在做实事后,便渐渐理解和支持他们了。

"随着海龙屯文化的普及,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今年五一期间我的净收入就有6000元,这也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

凭着对海龙屯的热情,葛乾江还自己将电引到山上,也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山里的老人和小孩,他称之为自己的责任。

本次海龙屯捐赠仪式也得到了"播州农家"的大力支持,参加活动的全体村民享用播州农家提供的丰盛的免费午餐。用葛乾江的话说:"是海龙屯的人,就应该造福海龙屯。"

葛乾江的文化觉醒,是在享用海龙屯的"孤独"之境后生发出的对于故土的热爱,他特别想了解海龙屯的历史,希望能靠着它吃上饭,也为子孙谋福利。

考古发掘、公益活动,海龙屯激荡的外来者和当地人的文化互动,带来了新人新思想,也带来了海龙屯人的觉醒。

"帮助考古队挖掘古迹,能为许多山上的居民带来额外的收入,但那也只是短暂的缓解",一位靠牵马为生的山民告诉记者。

李飞主持捐助仪式时说:"昨天,一群贵阳爱心人士开着私家车,不远千里地将上百公斤重的物资运到这里,又连夜背上山。这次捐助活动,由于筹划的时间短,捐的东西不算多,但件件凝聚着浓浓的情意,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海龙屯和海龙屯村民的关注和关心,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能为海龙屯带来真真切切的改变,更希望我们一起把海龙屯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座'金山'一定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回报。"(王小梅 王丹)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宁波

编辑: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春来唐家河 景区喜迎客

河北两残障男子互为手眼 14年栽树万棵荒滩变密林

广西贵港一民宅塌陷 形成深四米大坑

重庆帅气交警遭众多女子围拍致交通拥堵(组图)

精彩热图

云南一处水电站放水 村民集体下河捞鱼

江苏徐州:百余名城管全副武装清理“钉子户”小贩

新加坡民众悼念李光耀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会见日本执政党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