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手机电源事故消息不断传来。北京地铁10号线上,一乘客包内手机移动电源发生自燃冒烟。而襄阳一市民章先生用移动电源充电,在充电3小时后连续爆炸了3次,且产生火花燃烧,家里人分别出现了喉咙不舒服、头晕等现象。尽管手机电源引发的事故让人们闻之色变,各种山寨的、无标识、无认证的电源及周边产品依然充斥市场。在鱼龙混杂的各类电源产品面前,尤需消费者睁大慧眼,购买合格电源产品,走出使用误区,杜绝安全隐患。
远离山寨,选购合格产品
面对着移动电源意外事故频繁发生,人们对移动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买移动电源最为关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及使用安全,成了消费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市场出售的手机移动电源达500多个品牌。德国莱茵TUV电池检测专家欧乐富先生走访深圳一电子市场发现:在内销售的39款移动电源,有43%是非可溯源。这意味着,消费者从包装上找不到任何相关制造商的信息,并且意味着这些移动电源不符合任何安全标准。根据德国莱茵TUV深圳电池实验室测试经验,手机移动电源测试样本的不合格率在10-20%之间,这已是从制造商提供的测试样本中进行的测试。
消费者如何保证自己购买的电源产品是合格和安全的?欧乐富表示,首先应在正规电器商场、品牌授权店、正规电商处购买。
合格的手机电源,会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看清商标、制造商、生产日期、产品规格参数(电压、容量、推荐充电参数)、正负极标识。选择产品时要留意产品的生产日期不要超过一年。端详电池是否有起鼓、变形、异味、漏液、松动。正负极输出端是否有被用过的痕迹(新电池的痕迹很小,很轻微)。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电池发烫,长时间发现待机时间减小,意味着电池内部有微短路,请停止使用并与经销商联系。
手机电源的安全性与自身的构造紧密相关,其内部主要包括电芯和电路板两大部分,两者的品质对移动电源的安全性起关键性作用,电池容量并不能作为衡量标准,并非移动电源容量越高越容易爆炸。而是说,移动电源容量越大,爆炸的威力也就越大。消费者挑选移动电源时,必须检查其是否已具备完整的制造商信息,是否已通过合格的测试标准。
养成良好使用习惯
德国莱茵TUV电池检测专家建议,使用移动电源充电,要留意输出端口的电流大小。部分移动电源有1A和2A的端口,手机充电请使用输出电流小的1A端口,2A端口用于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充电。欧乐富表示,“若使用大于手机充电电流的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即快速过度充电,长期使用会对电池造成损伤,影响其内部化学体系导致短路。此种情况,较常出现在同时拥有iphone和ipad的消费者身上。” 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为手机更换备用电池,但备用电池最好为原装电池。
高热和寒冷的天气环境也会影响电池性能。高温会加快化学反应,温度过高会使内部隔膜热缩,导致电池内部短路; 欧乐富说:“高热天气在室外停泊车辆,不要将手机遗留在车内或长期置于挡风玻璃下暴晒,电池会起鼓,工艺技术差的电池容易导致起火爆炸。”低温则会减缓电池反应,造成容量下降。如果手机受潮或掉入水中,造成输出端子(电池金属部位)受潮,内部保护电路板腐蚀,会产生漏电。
同时电池不能受强力积压。电池受挤压后,隔膜破损,容易导致短路。德国莱茵TUV深圳电池实验室工程师表示:国际和美国市场是采用IEC62133,IEC60950-1和UL 1642作为手机电池检测标准,在过往的电池挤压测试和过充电测试中,存在众多不合格的案例。
走出认识误区
生活中,消费者使用电池,依然存在很多安全常识误区,欧乐富先生提示说,有些属于不必要的担忧。比如手机连接电脑充电,属于安全的使用范围,电脑USB输出电压为DV5V,500mA,对手机不会造成损害。
使用原装充电器超时充电不会影响电源的寿命,因为电池和主机中都会有电池电量管理和保护电路,有自我保护功能。
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新电池在使用之前无需充电24小时。需要提醒的是,未充电的电池不可长时间放置不使用。若不想使用该电池,建议先充电约50%,再放置。过饱或过放对电池的化学体系都有不良影响。
实习编辑 黄金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