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若收费,没人玩。完全免费,开发者就赚不到钱。作为国内早期手机应用开发者,陈第团队最先体会到这个窘境,于是,应用中嵌入广告来盈利的想法在陈第脑海中逐渐成形。加之2009年年底,全球首家移动广告平台AdMob被谷歌以7.5亿美元收购,证明手机广告模式获得市场认可。从参考他人到形成自己的思路,陈第团队抓住了做国内首家移动广告平台的机会。
2010年底,有米成为淘宝的“双十一”手机广告营销合作伙伴,还谈成了诺基亚等品牌广告客户。彼时,市面上已经多出了几家移动广告平台,不过有米的市场份额依然保持领先。
不错的业绩增长,以及美国手机广告市场的渐趋活跃,作为当时移动广告平台的C2C(Copy to China)代表,投资人主动找上门来给陈第投资。
2011年初,有米获得一笔约1000万的天使投资,这笔钱的到账时机相当关键。那时,短时间内国内突然冒出20多家手机广告公司。由于服务同质化,广告形式均以banner(广告条)为主,为了争抢开发者和广告主,各公司大打价格战,不惜以烧钱开路。平台与开发者的广告收入分成比例,从三七开一路提升,甚至有平台倒贴钱给优秀开发者110%的分成。
这样的结果是,广告平台越大,广告主及开发者越多,亏损也越厉害。
2011年上半年,有米烧掉了几百万人民币。那段时间,陈第相当紧张,心情忐忑,这是他创业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段日子。
直到2011年9月,有米新产品--积分墙的出现,亏损才告终止。2011年,有米收入将近2000万,人员也扩充了两三倍。
到了2012年,腾讯、百度相继在该领域发力,不过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下来,在移动广告领域内部,各平台的差异化也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它越成熟,机会越多,就有很多细分的方式。如果实在打不过巨头,我们就选择差异化路线。”,陈第告诉记者,有米目前不追求广告形式的丰富曝光,专注于效果营销,通过积分墙、广告墙、插屏广告及广告条,把广告效果做到最好。
除此之外,在移动广告平台基础上,有米会做一些周边布局,增强对广告主、开发者的粘性。“比如我们针对开发者群体举办一些活动(有米学堂),针对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制作手机应用服务(米汇),自己形成一个生态链条。那么即使巨头打过来,我们也不至于市场份额就没了。”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快速攀升,移动广告行业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记者询问,“有米今年的收入目标是多少?”“2013年我们会做到8000万—1个亿。”陈第说。(记者李文芳,通讯员 周玉 田卡)
实习编辑: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