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全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提高群众对地震等各类严重地质灾害的防灾意识和减灾技能,我省许多单位昨日都组织了专门针对地震及其它各种次生灾害的避难减灾教育和演练活动。
记者昨日从省地质局了解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湿热多雨,加上工程项目多,广东也是全国的地质灾害高发地区。截至2012年底,全省已调查掌握的地灾隐患点共有10025处,威胁总人口37.6万人,潜在经济损失77.6亿元。近三年来,广东省境内共发生地质灾害914起,其中563起发生在已知隐患点,占总数的6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汛期持续强降雨
新增不少隐患点
我省的地质灾害过去主要发生在粤东和粤北地区。仅去年,韶关、梅州、肇庆、清远和潮州五市就发生地灾183起,占全省总数的79%。梅州是我省地灾隐患点最多的地级市,共有3592处,威胁群众75156人,潜在经济损失逾14亿元;其他各市的隐患点均在千处以下。
记者也从国土部门了解到,去年我省共消除地灾隐患点2913处,然而,受气候等条件诱发,同时也新增了708处隐患点。尽管总体上,今年的地灾隐患点比上年减少了近2000个,但广东面临的地灾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今年汛期各地都面临着持续强降雨的天气,必然会增加一批新的地灾隐患点。
据有关地质专家透露,在广东,局部灾害性强降雨是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主因,前汛期(4—6月)在降雨集中期暴雨中心区,特别是龙舟水期间集中强降雨可能引发群发性山体山脚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后汛期(7—9月)在暴雨中心区及热带风暴期间局部极端强降雨地区可能引发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省枯水期(1—3月,10—12月),降雨偏少,在石灰岩地区由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可能引发岩溶地面塌陷,特别是重大的地下工程施工,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为此,专家提醒,要特别注意防范在采矿、地铁、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重大地下工程施工,抽排地下水的叠加影响,导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地灾。在地灾危险区,严禁新建住宅,避免地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仅38%地灾意外发生
伤亡全部集中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对近三年来发生在广东境内的地质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其中有563起发生在已知隐患点,占总数的62%,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广东只有38%的地灾是发生在意料之外的,且伤亡全部集中于此。”据省国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有待深化,排查视野仍须拓宽,另一方面则说明由于诱发地灾的极端气候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地灾发生的隐蔽性、复杂性,导致研判难度大。
为此,广东下阶段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努力推进地灾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做到数据监测与直观监测相结合,质变监测与量变监测相结合;二是加强地灾生成机理和发生规律研究;三是加大地灾防治投资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地灾防治投入保障机制。根据各地财政状况和地灾防治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地灾调查、巡查、预防、勘查治理和应急等经费,全面提高地灾防治工作水平。